亞洲夥伴得耐心等!美商務部長:日韓貿易談判不會像英國這麼快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8日表示,相較於美國總統川普於同日宣布的英國貿易框架協議,與南韓和日本的貿易談判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顯示部分亞洲夥伴在關稅減免方面恐怕還得耐心等待。
盧特尼克在接受彭博電視專訪時指出:「你得花非常多時間和日本、南韓談,這些不會是快速的協議。」
他補充,印度目前表現出高度合作意願,「當然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之一,但他也提醒,「這是非常繁重的工作」。
盧特尼克指出,若要與印度達成協議,可能涉及多達7000項關稅項目需進行修改或調整,「這需要時間,也需要大量工作,所以給我們一點空間,不要急著施壓」。
他表示,希望這些初步協議能成為各自區域的範本,對外說明美方願意在何種讓步下提供關稅減免,「我們正試圖讓各方理解如何與美方做生意的框架,好讓整個過程推動得更順暢」。
作為主導貿易談判的重要人物,盧特尼克強調川普提出的「10%關稅底線」仍是談判的基本門檻,若各國未積極開放市場,可能面臨更高的關稅。他並指出,與英國的協議顯示,各國仍有機會爭取川普針對汽車、金屬等涉及國安的產業關稅予以放寬。
川普8日稍早宣布與英國達成框架協議,內容包括美方在汽車、鋼鐵、鋁等產業的關稅提供有限減免,換取對美出口市場的擴大與通關程序加快。但美英雙方官員均坦承,仍有不少細節待釐清,包括數位稅與食品標準等長期爭議問題。
川普在記者會上表示,與其他國家的協議也「非常接近」簽署,「我們正在洽談多項協議」。
該項英國協議發布之際,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正準備前往日內瓦,周末將與中國官員展開新一輪貿易會談。自川普今年稍早宣布加徵關稅以來,美中雙方持續進行關稅報復戰,對全球經濟構成威脅。與傳統盟邦的談判相比,與中國的磋商預料將更為複雜。
不過川普8日也釋出善意,表示若談判進展順利,他願意調降對中關稅,「我認為我們將建立一段非常良好的關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