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無視大麥克指數?台灣債蛙本月苦吞12%虧損 外媒搖頭這樣分析

新台幣挺升、加上美債價格直直落,專家估計,台灣的美債ETF投資人本月損失約12%,資金持續出走。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中國信託投信的投資主管張勝原說,美債價格的名目損失、加上新台幣升值造成的匯損,估計台灣投資人本月平均苦吞11%~12%的虧損。
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元大美債20年ETF(00679B),4月至今已重挫13%,主要受匯率拖累。若計入聯準會(Fed)啟動升息以來標的美債虧損,如今較2017年初成立時的購買價低了近30%。
據經濟學人在今年稍早發布的大麥克指數,台幣兌美元遭低估58.8%,低估程度在58種貨幣中居首,而且過去十年來,幣值過低的情況持續惡化。但台灣投資人沒把大麥克指數當成警訊,反而爆買海外資產,指望政府能讓新台幣維持低檔,但如今新台幣強彈,讓壽險業和散戶備受打擊。
為何如此?相對於國家規模來說,台灣ETF產業可說在全球名列前茅。晨星數據顯示,2019年到今年1月間,當地投資人砸下730億美元敲進美債ETF,這些資金多鎖定20年以上的美國長期公債、以及長天期企業債。台灣整體債券ETF規模,3月底為止僅有940億美元,足見美債ETF的熱度。
但隨著美債價格持續下跌,台灣投資人不再熱捧美債,2、3月開始撤出約11億美元。台灣八檔債券ETF中,晨星目前僅有其中一檔的4月資料,淨流出11億美元,顯示台幣5月爆衝之前,資金已加速出走。
雖然台灣的美債ETF近來蒙受虧損、並出現贖回潮,總規模仍是2019年誕生時的十倍,金額極為龐大,倘若當地投資人對美債興趣續減,恐怕會有深遠影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