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惡化...外資從台股撤千億 外媒曝:將台海衝突視為風險

外資以前幾乎無法想像中國大陸會入侵台灣,但隨著川普再度成為美國總統,許多人將其視為必須做好準備的尾部風險情境,只不過他們也找不到方法來規避此風險。
路透報導,投資人擔心,如果中國試圖「收回」台灣,就有可能爆發戰爭,致使台灣不再是一個擁有自己貨幣和身份的市場,而唯一的其他選項就是和平和維持現狀。因此,投資人不是選擇完全退出、就是選擇繼續投資並期待最佳結果。
總部設在新加坡的全球套利基金Aravali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長戴夫說,只要中國入侵台灣,都難以避險。他說:「你無法結算任何交易,台幣可能會完全消失。」「不是一切照舊,就是避而遠之。」
在博彩平台Polymarket上,中國入侵台灣的賠率已經從今年稍早的接近零上升到了12%。
今年來忐忑不安的外資已從台股撤資近110億美元,但主要是基於對關稅和經濟的擔憂,而且外資在5月已試探性地重返台股。今年迄今台股大盤指數下跌了6%。
報導指出,川普對於全球新秩序的說法,而且無視於俄羅斯占領烏克蘭大片領土,導致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並加深了美國是否會保護台灣的疑慮。台海局勢也日趨緊張,今年4月中國在台灣周圍進行為期兩天的聯合演訓,進一步加劇投資人憂慮。
自去年11月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以來,高盛的兩岸風險指數一直在上升。該指數透過統計提及緊張局勢的新聞則數,來衡量地緣政治風險的強度。
Balfour資本集團的投資長羅倫斯說:「如果台灣遭入侵,投資決策就會變成二選一:繼續暴露在風險中、承受劇烈波動;或是迅速撤離,保住資本。」
半導體產業的「皇冠上明珠」台積電,是吸引外資投資台股的主因。Aravali的戴夫說,投資人期望美國會因為台積電的重要性而堅決保衛台灣。
當地基金經理則表示,雖然投資人可能無法規避實際戰爭風險,但他們確實可以選擇規避因戰爭恐懼可能導致市場下跌的風險。
然而,台灣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認為,外資誤判兩岸戰爭風險的程度,與其擔心地緣政治,不如聚焦關稅政策的影響。退休金基金顧問公司Mercer的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努祖說,他的客戶研究這項風險後發現,最好的選擇是:分散投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