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市街頭暴揍陳沂…打手交保失聯遭通緝 「藏鏡人」仍待查

高學歷真的有用?雖非成功入門票 卻是「選擇權」保障

飄香三代貢寮「阿生便當」熄燈 饕客不捨:美食地圖少了一味

「大而美法案」通過 美債市閃現五大警訊 美股恐難逃一劫?

國眾議院日前通過總統川普的「大而美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後,投資人持續憂慮美國財政可持續度,促使美國債市閃現五種警訊,可能連累美股後市。 路透
國眾議院日前通過總統川普的「大而美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後,投資人持續憂慮美國財政可持續度,促使美國債市閃現五種警訊,可能連累美股後市。 路透

國眾議院日前通過總統川普的「大而美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後,投資人持續憂慮美國財政可持續度,促使美國債市閃現五種警訊,可能連累美股後市。

美國長債殖利率節節上升:道瓊市場數據顯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周累計上漲7.1個基點至4.508%,30年期殖利率全周更躍升14.1個基點至5.036%,在經濟數據轉弱之際,實屬詭異,顯示市場利率上揚不能只歸咎於成長預期。

禍首並非通膨預期:在美國長天期公債的名目殖利率上揚之際,經通膨調整後的美債殖利率卻持平,顯示通膨預期也不是主要禍首。在穆迪摘除美國最後一個AAA頂級信評後,許多投資人把「大而美法案」視為美國聯邦財政的危險轉折點。

美債「期限溢價」持續升高:這是長債殖利率高於短債殖利率的幅度,反映持有長債高於持有短債的風險,而且美債的期限溢價升幅大於歐洲公債,凸顯美國財政風險溢價成形。上周美國標售20年期公債的結果欠佳,已加深投資人對市場信心惡化的顧慮。

外國對美國公債需求轉弱:中國大陸過去十年來悄悄減持美債,如今持有的美債已少於日本和英國。海外投資人在30年期公債標售的占比(以「間接」投標人衡量),最近已從70%降到60%以下,反映全球投資人愈來愈不安。

舉債上限戲碼將上演:一些投資人正對10年期美債殖利率升破5%嚴陣以待,美國舉債上限爛戲很快又要登場,明年財政部又須發行超過9兆美元新債。Raymond James投資長亞當表示,接下來要密切關注10年期美債殖利率是否升破4.5%,若繼續升向4.75%,美股展望更不妙。

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減稅法案22日在國會眾議院以微弱優勢闖關成功,接下來將送交參議院。儘管接下來可能面臨更大的挑戰,但仍代表法案得以推進。此案將避免美國民眾和企業年底稅負上升,但代價是美國的債務負擔會更沉重。

美國公債 殖利率

延伸閱讀

與陸關係密切!川普指控哈佛大學遭北京滲透 長期資產如今轉為負擔

川普重申對歐盟關稅50%、不尋求達協議 財長:談判戰術

謝金河警告「美債危機恐引爆」 網卻一片感謝聲:債蛙有救了!

11檔台股美債ETF刷新低 00679B、00687B超慘!債蛙嘆:無處可逃

相關新聞

理財長大再學就好?美國推校園孩童財務教育

「我的教室經濟」(My Classroom Economy,MCE) 是一項由美國知名投資公司 Vanguard 集團 在 2000 年發起的非營利教育計畫。起初,它的誕生並不是為了傳授高深的理財知識,而是出於一個簡單卻溫暖的想法:能不能讓孩子們透過模擬小小的「教室經濟社會」,在日常互動中,慢慢學會金錢的流動與價值?

英國為搶泡泡瑪特Labubu大打出手 陸品牌如何打入歐美

中國大陸玩具廠商泡泡瑪特(Pop Mart)的絨毛公仔「拉布布」(Labubu)近日在英國掀起排隊搶購風潮,並因顧客大打出手而被迫關閉16家門市。Labubu因限量和盲盒的行銷手法、名人加持和TikTok等社群媒體的開箱風潮,而在歐美暴紅,代表大陸商品已擺脫廉價和仿冒形象,能以原創品牌打入歐美市場。究竟中國品牌的成功關鍵在哪?

新台幣開盤即升破30 漲幅在亞幣中居前 升值預期仍強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今天(26日)開盤即升破30,菲律賓披索也升至近兩年新高。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改口將歐盟面臨50%關稅的最後...

記者出書揭蘋果執行長庫克擅讀風向 催生紅色供應鏈

華郵刊出「蘋果在中國」書評,指最精彩部分在於中企與蘋果的關係,其中執行長庫克追政治風向,對北京讓步,也砸鉅資催生紅色供應...

本周開盤前 五件國際事不可不知

美國總統川普再發關稅威脅,讓已經籠罩在債務陰影的美國股市上周五(23日)再陷恐慌。美國金融市場本周一逢陣亡將士紀念日休市...

民主剛果、華府礦產協議 跨步

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剛果)官員樂觀表示,6月底可望與華府達成礦產協議,使美國能投資該國的關鍵礦產,並且支持政府終結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