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梅雨鋒面來了!今全台明顯降雨 吳德榮:下周二鋒面再來

留學政策會不會再變? 準留美台灣學生:拿到美簽也不安心

日擬減發超長債因應公債殖利率急升 日債、美債價格應聲勁揚

兩名消息人士透露,日本考慮減少超長期公債的發行量。(路透)
兩名消息人士透露,日本考慮減少超長期公債的發行量。(路透)

兩名消息人士透露,日本考慮減少超長期公債的發行量,原因是近期這類公債殖利率急遽上升,使得決策官員尋求舒緩市場對日本政府財務惡化的擔憂。消息出爐後,日本公債價格大漲,影響也外溢至美債和全球債市與匯市。

日本30年期公債殖利率27日盤中急挫20個基點,降至2.835%,下探至5月8日以來低點;2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19.5個基點,至2.31%。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則下滑5個基點,30年期殖利率下滑多達8個基點;德國和英國長債殖利率也同步走低。公債價格與殖利率走勢相反。

消息也引發匯市波動,美元由貶翻升;日圓急貶,一度貶值0.4%,報143.44日圓兌1美元,逆轉盤初時日銀總裁植田和男談話帶動的日圓升勢。植田和男示警,食品價格上漲可能導致已接近2%門檻的基礎通膨率持續升高,這番言論似乎暗示日本央行已準備好繼續升息。

兩位消息人士27日向路透透露,日本財務省將考慮調整當前年度的債券發行計畫內容,其中可能涉及削減超長期債券的發行量。官員將在6月中旬到月底與市場參與者進行討論後進行決策。另外,彭博資訊報導,日本財務省針對公債的合適發行規模向市場參與者發出調查問卷,同時詢問對當前市況的看法,是罕見舉動。

一些交易人士將這些行動視為是日本當局試圖讓全球第三大債市恢復穩定的訊號。此前,日本超長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至創紀錄水準,主因是壽險業者這類傳統買方的需求萎縮;先前一場20年期公債的標售顯示出需求降至十多年來最疲弱,30年與40年期日本公債殖利率上周也飆升,反映投資人對政府財政狀況感到擔憂。

至於為何美債盤中跟著應聲上漲?倫敦Pepperstone集團策略師布朗表示,日本可能減少發行量「給了美債助力」,「對於那些尋求買進長天期公債的投資人來說,日本公債供給減少,可能會迫使他們轉向美債市場」。

另外,日本最大上市壽險公司第一生命控股表示,日本公債殖利率升高導致日本保險業者面臨數十億美元未實現損失的情況會減退,因為創新高的殖利率並無經濟基本面支撐。

第一生命社長菊田徹也接受彭博訪問時表示,新買家進入日本公債市場,進一步加劇了波動。上周,日本30年期公債殖利率漲至歷史新高,減損了保險業者原持有公債的價值。截止3月底,第一生命在國內公債的帳面損失約為2兆日圓(140億美元)。

美債 日本央行 公債殖利率

延伸閱讀

CNBC:日本製鐵將以每股55美元收購美國鋼鐵

談主權基金 彭金隆:壽險業參與投資公債有助解決資產錯配問題

美債跟著勁揚!日本擬減少發行超長期公債 日債應聲大漲

漫畫預言日本2025.7.5大地震 台港韓遊日訂單銳減

相關新聞

延後對歐開徵關稅 美股道指大漲740點 史指中止連4跌

美國總統川普在周末假期同意延後對歐盟徵收50%的關稅,美股27日上漲。

巴西農業部長宣稱 禽流感疫情獲得控制

巴西農牧部長法瓦羅今天在參議院農業和土地改革委員會公開聽證會宣布,在南大河州蒙特內格羅市發現的禽流感疫情已獲得控制

輝達Q1財報亮眼 資料中心營收大增73% 財測略低但盤後勁揚5%

輝達(Nvidia)上季營收超過預期,受惠於資料中心業務年比大幅成長73%,不過本季營收低於市場預期,反映美國政府限制H...

拒絕外國審查言論 魯比歐:限制外國相關官員入境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28日宣布,針對審查美國人發言的外國人,採取新的簽證限制政策;魯比歐說,外國官...

日本40年公債標售冷 全球債市恐掀波

日本政府昨標售四十年期政府公債,需求創下去年七月以來最低,顯示在近期超長期債券殖利率上升的情況下,投資人已變得謹慎,這一結果可能加劇全球債市的動盪情勢。日銀總裁植田和男表示,將密切留意超長期債券殖利率上升可能對較短期限債券產生的影響。

魯比歐:將對「審查美國人」的外國官員 宣布新簽證限制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28日在社群媒體X發文說,他當天會宣布新的簽證限制政策,將適用於同謀「審查」美國人的外國官員和外國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