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食特斯拉市場!日媒曝這公司是「真正的威脅」:只用20分之1時間就趕上

日媒報導,中國車企正在蠶食美國特斯拉的市場,其中小米汽車涉足電動車領域僅一年多,就超過特斯拉花了20年打造的純電動汽車成本競爭力和性能,小米將是特斯拉「真正的威脅」。
日經中文網近日報導,美國電動車龍頭企業特斯拉(Tesla)2日公布今年第2季業績,全球銷量年減13%,降至38萬4122輛,連續兩季出現兩位數下滑。
報導說,這反映了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Musk)過去幾個月加入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缺席公司營運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報導提到,特斯拉今年1月雖在全球推出最暢銷車型Model Y的升級版,但過去一年半沒有並無新款車,產品陣容明顯老化,即使車型升級,對提振銷售效果甚微。
截至5月,特斯拉在中國的出貨量已連續8個月減少。在歐洲,特斯拉銷量降幅更大,已連續5個月下跌,5月的銷售數據顯示,特斯拉銷量年減27.9%,而歐洲電動車同月的銷量卻年增27.2%。
另一方面,美國川普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消極態度也引發外界對於特斯拉在美國市場前景的擔憂。
與此同時,報導說,中國車企正蠶食著特斯拉的市場,比亞迪上半年純電動車銷量首次超過特斯拉,躍居全球首位。據日本汽車行業調查公司MarkLines,比亞迪的「海鷗」4月的全球銷量超過特斯拉的Model Y。
此外,去年才推出首款純電動車的另家中國車企小米6月下旬推出第二款車型YU7,並開始接受預訂。這款新的純電動SUV與特斯拉的Model Y同級,售價稍低於後者但續航里程卻高出4成,C/P值超過了特斯拉。
日經中文網的報導認為,小米在駕駛輔助技術方面已經接近特斯拉,YU7的駕駛輔助系統加入了人工智慧(AI)技術,提高了高速公路和一般道路上的精確度;而已經創業20年的特斯拉同樣也是6月才在美國推出使用AI技術的自動駕駛計程車。可以說小米只用了特斯拉1/20的時間,就趕上了特斯拉的技術水準。
日經中文網還認為,對特斯拉構成最大威脅的是小米的商業模式。從智慧手機進入純電動車領域的小米擁有「銷售產品(硬體)之後通過APP(軟體)收費來賺錢」的增長模式,而特斯拉目前仍不具備這項商業模式。
報導還提到,美國透過高關稅、限制高科技出口等強硬措施以試圖壓制中國發展,但從結果來看,反而給中國車企帶來「東風」。
報導說,小米等中國車企的優勢在於中國國內成熟的供應鏈,尤其在最能左右純電動車成本的動力電池供應上。在車載動力電池領域,中國占據6成以上的全球市場,今年以來為抗衡美國高關稅措施,中國加強對動力電池及電機製造中不可或缺的稀土出口管制,這對特斯拉的開發和生產也會造成影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