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川普真動手炒了鮑爾 接下來會怎樣?三大情境一次看

專家認為,川普(圖)若想開鍘鮑爾,最終將由司法解決。路透
專家認為,川普(圖)若想開鍘鮑爾,最終將由司法解決。路透

《Wolfe Research》的一份研究報告推演,美國總統川普若開除聯準會主席鮑爾可能引發的情境,警示「無論接下來後續如何發展,局勢都將一團混亂」。

Wolfe分析師Tobin Marcus與Chutong Zhu在報告中表示:「我們的預期與市場共識一致,這將對市場產生重大負面影響,會同時觸發股市拋售潮並推升長天期公債利率。」

報告預測,川普是否有權「因故」解除鮑爾職務,最終可能必須由最高法院裁定。該分析發布時機敏感,正值市場因鮑爾去留問題一度風聲鶴唳、隨後風向急轉。

根據美媒報導,一名白宮高層官員周三稍早透露,川普前一晚告訴多位共和黨籍的國會議員,他可能很快就會開除鮑爾。但川普當天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受記者提問時公開否認稱:「我們沒有這個打算……我不排除任何可能,但除非他因舞弊必須離職,否則可能性極低。」

不過,川普曾有公開力挺官員後不久便開除對方的前例。

曾任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的Evercore創辦人奧特曼(Roger Altman)說,川普政策當中有「很多糟糕的點子」,而試圖開除聯準會主席恐怕是最糟之一,甚至不確定能否辦得到。

他指出,擁有獨立央行的國家,如美國,與央行受政治操控、由元首主導貨幣政策的國家,如土耳其和阿根廷,在經濟走勢上有「明顯差異」。土耳其和阿根廷近年均出現兩位數通膨。

奧特曼認為,如果川普要求鮑爾辭職,鮑爾不會接受,所以「此事最終會由司法解決」。

三種劇本

Wolfe分析師也抱持相同看法。他們指出,如果川普真的開除鮑爾、而非僅施壓其辭職,鮑爾勢必提告。首先的關鍵問題便是,訴訟進行期間,鮑爾是否仍能實質履行主席職權。

他們指出,川普第二任期內曾開除多個獨立機構的主委,當事多人提告要求復職,但至今未能勝訴。

不過,鮑爾情況不太一樣。他是機構首長,前述案例則多半是川普另行任命新主委後,開除非主委成員。在那種情況下,主委可以執行解職令,但在聯準會,沒有人有權力開除主席。

Wolfe的報告推演出三種可能情境:

第一種,鮑爾繼續行使主席職權,川普尋求法院下令將其解職。

第二種,鮑爾自願離職後再提告,爭取復職。

第三種最戲劇性,鮑爾堅持不走,川普動用行政手段強行撤換。

報告指出,如果類似今年3月、政府效率部派警驅逐華府和平研究所職員的場景重演,鮑爾由華府警察或聯邦執法人員帶離聯準會,那將是嚴重動搖市場信心的畫面。

如果進入司法程序,案件預料會一路上訴到最高法院。雖然最高法院近期在其他案件釋出訊號,認為聯準會主席在「因故解職保護」與其他獨立機構不同,但Wolfe分析師說,「鮑爾有不錯的勝訴機會,但不是穩操勝券」。

他們推論,最高法院會允許地方法院的禁制令持續生效,暫保鮑爾職位,直至最高法院解釋清楚構成正當罷免的事由。如此一來,可能足以讓鮑爾撐完任期。

專家認為,川普若想開鍘鮑爾(圖),最終將由司法解決。路透
專家認為,川普若想開鍘鮑爾(圖),最終將由司法解決。路透

鮑爾 聯準會 川普

延伸閱讀

鮑爾99%會被開除?聯準會將失去獨立性「美元隨便印、利率降至0」

對日關稅談判不樂觀 川普:美國與印度貿易協議接近了

否認計畫開除聯準會主席 川普:很多人都想接手

川普否認解雇鮑爾…美股由跌轉升 道瓊震盪500點、那指再創新高

相關新聞

三星李在鎔獲最高法院「無罪定讞」 為長期法律糾紛畫下句點

南韓最高法院今天(17日)維持對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的無罪判決,維持首爾高等法院先前對他在2015年一樁80億美元併購案中...

美三銀行犀利 財報季好采頭 小摩第2季獲利150億美元 優於華爾街預期

摩根大通(小摩)、花旗集團及富國銀行15日發布的上季財報都優於預期,成為美股財報季的好彩頭。小摩第2季獲利降至150億美...

美股早盤/經濟數據、企業財報亮眼!三大指數上漲 台積電ADR升2.8%

美股17日早盤小漲,新公布的經濟數據反映出美國經濟強勁,企業財報表現超出市場預期也激勵投資人信心。道瓊工業指數上漲201...

買氣復甦 美6月零售銷售優預期

美國白宮暫緩實施高額關稅,帶動6月零售銷售反彈。美國商務部17日公布,6月零售銷售月增0.6%,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的0.1...

投資人權衡川普揚言撤換鮑爾言論 亞股多收高

美國總統川普聲稱他不打算撤換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鮑爾,但不排除任何可能性,相關疑慮一度造成美股3大指數翻黑,但終...

川普砲轟Fed鮑爾火力升高!推升通膨預期 投資機構緊張

美國總統川普加強對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的攻擊火力,已震撼金融市場,包括美元貶值、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也提高了市場的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