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網紅「鳳梨」嘉義駕車遭連開12槍 槍手共犯落網檢方聲押

江啟臣、顏寬恒等5藍委罷免案全數成案 中選會宣布823投票

Netflix上修全年財測 魷魚遊戲等夯劇助上季業績超預期

《魷魚遊戲》(Squid Game)等熱門劇集助攻Netflix上季業績強強滾。  路透
《魷魚遊戲》(Squid Game)等熱門劇集助攻Netflix上季業績強強滾。 路透

全球影音串流龍頭Netflix周四(17日)公布上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同時上修全年營收財測,原因是美元走貶且預期新訂戶和廣告銷售強勁成長。不過,該公司警告下半年營業利益率將低於上半年,這可能是拖累盤後股價挫跌近2%的原因。

Netflix表示,今年營收預估將可介於448億至452億美元。先前的預估的高端值為445億美元。

第2季(4到6月)Netflix營收成長至110.8億美元,淨利31億美元,每股盈餘7.19美元。分析師的預期則分別是營收110.7億美元,淨利30.6億美元,每股純益7.08美元。

然而,Netflix警告說,「2025年下半年的營業利益率將低於上半年,原因是下半年內容攤銷以及銷售和行銷成本增加。」該公司股價在周四盤後交易挫跌1.8%至每股1,250.46美元,逆轉收盤時的漲勢。截至周四,Netflix股價今年來已上漲近44%,現在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這比迪士尼、Comcast、華納兄弟探索這三家公司的總和還要高。

彭博資訊指出,第2季通常是Netflix淡季,一般是在年初與年底會增加較多用戶。不過,今年第2季Netflix推出了一系列熱門節目,像是《魷魚遊戲》(Squid Game)最終季與《母女姐妹花》(Ginny & Georgia)第3季,這兩部是年度觀看人數名列前茅的作品。另外,弱勢美元也對Netflix有利,因為公司超過三分之二的用戶來自美國以外地區。

Netflix說,上季16%的營收增長來自會員人數上升、訂閱價格調高,以及廣告收入增加。今年全年營收若能達到財測指引的高端值452億美元,營業利益率有望達到29.5%。淨利則是朝著首次突破100億美元邁進。

下半年Netflix將續推夯劇續集保住優勢,例如新一季的《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與《星期三》(Wednesday),也會有電影《高爾夫也瘋狂2》(Happy Gilmore 2)助攻。

上季Netflix在美國本土的營收仍成長15%,主因是訂閱價格調漲。市場研究公司Antenna表示,Netflix在美國的用戶成長已趨緩。另外,過去一年Netflix在美國的電視總觀看量的占比並未增加,Netflix也說,平均每位用戶觀看時間與幾年前差不多。

Netflix目前在十多個市場推出較低價、附帶廣告的訂閱方案以吸引更多用戶,預計今年廣告收入將會倍增。

高端 美國 廣告

延伸閱讀

經濟數據和企業財報提振 史指那指再創新高

S&P 500現黃金交叉 法人看好美股十大天王

美股早盤多空交戰…ASML財測不佳拖累美國晶片股 費半重挫1.8%

撕漫男降臨!邊佑錫化身「最強覺醒者」主演Netflix《我獨自升級》真人版 從廢柴逆襲成救世英雄

相關新聞

日「晶片國家隊」Rapidus 2奈米試產成功 但能否趕上台積仍在未定之天

日本政府大力扶植的晶片新創公司Rapidus 18日宣布,已在北海道工廠成功試產出2奈米晶片,為日本首家達成此里程碑的公...

誰說美債沒人要?外國持有美債規模5月回升 台灣減近60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周四(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外國持有美國公債規模呈現上升,達到9.045兆美元,主要受到加拿大大量買進帶...

五角大廈入股稀土商MP 補貼規模震撼業界 被批照搬中國式干預

五角大廈上周宣布斥資4億美元,入股美國唯一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成為最大股東,還承諾以接近現價兩倍,保價收...

美三銀行犀利 財報季好采頭 小摩第2季獲利150億美元 優於華爾街預期

摩根大通(小摩)、花旗集團及富國銀行15日發布的上季財報都優於預期,成為美股財報季的好彩頭。小摩第2季獲利降至150億美...

參議院選舉前投資人謹慎 日本股市收低

巿場密切關注日本20日參議院選舉之際,投資人態度謹慎,東京股巿主要指數今天收低

台積電建廠效應!德勒斯登房東改出租工人宿舍

隨著台積電設廠與英飛凌擴建晶片工廠,德國德勒斯登近期湧入大量外籍工人與技術人力,短期住宿需求激增。當地部分房東轉向經營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