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效應 美供電成本衝高

受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電力需求激增,以及新發電廠興建工程延宕影響,美國最大電力市場的供電成本將改寫新高,民生電價將隨之最多上漲5%。
旗下電網涵蓋美國13州和華盛頓特區的電網營運商PJM 22日表示,2026年6月起供電年度每日每千瓩(MW)電力供給採購價格達到329.17美元,比前一年增加22%。在2026年6月至2027年5月這一整年,PJM將支付電力生產商161億美元以滿足能源需求,比前一年增加10%,再創歷史新高。
PJM執行副總裁布雷斯勒(Stu Bresler)表示,從PJM競標結果來看,消費者的電費帳單可能增加1.5%至5%,實際漲幅取決於公用事業和各州轉嫁成本的程度。
AI熱潮已帶動電力需求寫下數十年來最大增幅,這不只導致電費大增,也引發哪種電力資源最適合滿足這些需求的爭論。電力業已逐漸達成共識,認為興建新發電廠是縮小潛在電力缺口方法之一,而且這麼做也有利可圖,但這類作法也可能推升消費者成本。
電力預測公司Amperon Holdings執行長、前電力交易員凱利(Sean Kelly)說:「這等於告訴大家發電量不足,這對交易商和擁有資產的人是好消息,但對消費者而言不是。」
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常務董事福克斯(Timothy Fox)也說:「這對電力用戶來說不是好事,競標電價攀高將推升客戶帳單。」
PJM每年都會舉辦發電容量競標,讓電力供應商投標以提供電力來滿足預估需求。由於去年發電容量競標得標價格達到每日每MW 269.92美元,比2023年大漲逾800%,PJM和部分州政府今年稍早已採取試圖壓低電價的措施。PJM已同意設定「價格區間」,未來兩年價格下限為每日每MW 175美元,上限為每日每MW 325美元。
對承諾把能源價格砍半的美國總統川普而言,PJM競標結果也是壞消息。美國勞工部本月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美國電價上漲近6%,漲幅大於整體消費者物價的2.7%。
從AI新創公司籌資金額來看,AI熱潮似乎還在升溫。PitchBook數據顯示,AI新創公司今年上半年在美國籌資1,043億美元,幾乎追平2024年全年金額。電力需求只怕也會隨之繼續衝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