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耶誕夜開聖門揭「25年一度禧年」序幕 彌撒入場券一票難求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 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 美聯社

今晚耶誕夜,教宗方濟各將開啟聖伯多祿大教堂的「聖門」,正式宣告天主教每25年一度的「禧年」(Jubilee)到來。這個從中世紀開始的儀式,重要象徵是由時任教宗擔任第一個跨越聖門門檻的人。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今夜在聖伯多祿教堂(St. Peter’s Basilica)主持慶祝耶穌降生的子夜彌撒後,將開啟聖門,標誌2025禧年正式開始。

駐教廷使館在臉書開箱今晚教宗子夜彌撒的門票,戲稱這是今天全球最一票難求的入場券,因為索取人數太多,教廷還限量供應各國使館申請的門票數量。

梵蒂岡新聞網回顧天主教開啟聖門的歷史傳統,最早記載可追溯到1423年,教宗馬丁五世 (Pope MartinV)首度開啟禧年聖門,當時開啟的是位在羅馬聖喬凡尼拉特拉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Laterano)的聖門。

這道聖門內側原本被磚牆密封,前陣子磚牆已預先拆除,教宗方濟各會以象徵性方式推開聖門,不再像早年使用槌子敲擊磚牆開門,這項作法改變是出於安全性考量。

在教宗方濟各打開聖門之後,所有天主教徒都可以在這一整年前來梵蒂岡朝聖,藉著穿越聖門儀式,象徵人類透過耶穌基督這個橋梁,得以與天主相遇。梵蒂岡初估,整個聖年義大利可望湧入3500萬朝聖客。

上一次常規禧年是2000年,由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Giovanni Paolo II)主持開啟聖門。教宗方濟各在2015 年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結束50週年之際,宣布2015年為特殊慈悲禧年,當時方濟各在開啟聖門後,與當時還在世的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擁抱,形成史上罕見的前後兩任教宗同時出現在聖門開啟儀式景象。

教宗 方濟各 梵蒂岡 耶誕節

延伸閱讀

聖誕夜開啟的聖門:梵蒂岡25年一度的「禧年傳統」

拜登任內最後出訪 1月赴教廷見教宗方濟各

「教宗手手不安分」瑪丹娜轉發AI生成照 網批:褻瀆宗教

恐龍陪你溜冰! 南港冬季限定「大型戶外滑冰場」免費玩 溜冰鞋、護具不用錢 入場券可享園區優惠

相關新聞

不准過耶誕!日本「潛伏基督徒」禁教迫害血淚

基督教也是當時隨著歐洲人傳入平戶的宗教文化,惟後來德川幕府的大規模禁教,許多日本信徒紛紛轉往地下,就此成為了「潛伏基督徒」(かくれキリシタン),將信仰行為隱藏在日本原有的民俗信仰下,意外造就出文化混血的宗教風景,甚至成了世界文化遺產,持續流傳至現今,本文即概略性介紹平戶潛伏基督徒的文化經驗。

耶誕老人來送禮了!已到澳洲上空 稍晚可能飛越台灣

耶誕老人和拉雪橇車的馴鹿來送禮了,這趟環球旅程預計24小時內停靠數十億個地點,航空監測Flightradar24顯示,目...

迫害下的信者:日本平戶「潛伏基督徒」的混成祭祀文化

提起日本平戶,台灣大眾耳熟能詳的故事,想必是鄭成功母親田川氏,在海岸撿拾貝殼時,突然有臨盆之感,便直接躲藏在沙灘上的石堆生產的國姓爺「兒誕石」傳說。這個故事的背景與其父鄭芝龍以此為通商據點有關,且不只當時的明國人,荷蘭人在德川幕府將貿易據點移至長崎前,也留下了商館遺跡,現則復原為「平戶荷蘭商館」,是知名觀光景點之一。基督教也是當時隨著荷蘭人傳入平戶的宗教文化,惟後來德川幕府的大規模禁教,許多日本信徒紛紛轉往地下,就此成為了「潛伏基督徒」(かくれキリシタン),將信仰行為隱藏在日本原有的民俗信仰下,意外造就出文化混血的宗教風景,甚至成了世界文化遺產,持續流傳至現今,本文即概略性介紹平戶潛伏基督徒的文化經驗。

聖門開啟的天主教盛事:梵蒂岡「禧年傳統」

2024年的聖誕夜,對全球十多億的天主教徒而言,不僅要慶祝耶穌降臨人世,也要迎接2025年常規禧年的到來。在聖誕夜這天,教宗方濟各會在眾人注目下,正式開啟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聖門,以此宣告禧年的開始,其將延續至2026年的1月6日,以關閉聖彼得大教堂的聖門結束此次禧年。

學校滑雪旅行少女激戰2男同學 被另1人偷拍逼性交…校長遭判失職下場曝

學生教而不善是校長之過?

聖誕節變質?作家嘆「宅配禮物太普遍」 竟讓一溫情傳統消失

聖誕節到來,這項源於西方的節日,如今已成為許多國家的慶典,走在街上都能看到許多慶祝活動。然而,儘管聖誕節逐漸國際化,但是相關的聖誕文化,卻也和原先有所不同。近來就有德國作家,感慨現在的聖誕節,少了一些過去傳統的美好習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