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聞幕後/倒閣意見分歧 蔣萬安驚天一呼 恐無疾而終

台積電法說會後 陸行之拋出這個疑問

黃呂錦茹「無保請回」今晨步出地院!朱立倫迎接擁抱

月球遠側土壤乾燥 坑中蘊藏大量冰凍水

中國科學家分析發現,月球的遠側表面為乾燥土壤,每公克土壤的含水量估計不到1.5微克。(Photo by NASA on Unsplash under C.C License)
中國科學家分析發現,月球的遠側表面為乾燥土壤,每公克土壤的含水量估計不到1.5微克。(Photo by NASA on Unsplash under C.C License)

月球兩側的水含量大不同,土壤坑中竟蘊藏豐富冰凍水!中國嫦娥六號去年完成人類史上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調查發現月球的的遠側表面為乾燥土壤,每公克土壤的含水量估計不到1.5微克。然而,科學家強調,隕石坑中卻蘊藏著大量的冰,未來可形成珍貴的冰凍水。

月球土壤水含量低

Earth.com》報導,中國科學家近期針對從月球遠側表面帶回的土壤和岩石進行研究,發現月球遠側可能比始終面向地球的近側更為乾燥,然而,需要更多的樣本才能確認土壤乾燥的普遍性。研究人員指出,了解月球地函中的含水量有助於解釋月球的演化進程。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胡森表示,其團隊收到了5公克月球土壤樣本,並選取578個顆粒以利用電子顯微鏡進行詳細分析。對此,他們估計每公克土壤的含水量不到1.5微克,相較於月球近側的土壤,每公克土壤的含水量位於1微克至200微克之間,月球遠側的土壤處於乾燥狀態。

據報導,土壤樣本分析的重點是礦物顆粒,尤其是磷灰石(一種已知能捕獲氫的磷酸鹽礦物)以及稱為「熔融包裹體」的微小古代熔岩袋。如今,這項研究為月球探索貢獻新的科學觀點,即不再將月球視為極度乾燥,而是意識到月球地函中蘊藏著少量但意義重大的水。

冰凍水蘊藏豐富

美聯社》報導,中國嫦娥六號去年完成人類史上首次月背採樣,其從古老廣闊的南極-艾特肯盆地中挖出了火山岩和泥土,該盆地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撞擊坑之一。研究發現,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撞擊可能將水元素吹到了近側,導致遠側的水資源枯竭,但也可能只是兩側的水量垂直分佈不均。

然而,月球遠側永久陰影的隕石坑中蘊藏著大量的冰,這些冰凍水可用於飲用、烹飪和製造火箭燃料。對此,美國太空總署計劃明年透過其阿爾忒彌斯計畫將4名太空人送上月球,最快將於2027年登陸月球南極附近,而中國則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太空人登月。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南極 太空人 科學家

延伸閱讀

NASA準署長盼火星任務優先 任命聽證會暗埋火線

四接環評惹議 遭批「無視數據造假」!環境部:將組專案小組調查

第一個完成任務的私人登月器 「藍色幽靈」壽命告終

光合菌救土壤、強化植株雲林農民很有感 省肥料、農藥還能提高收益

相關新聞

納粹反共錯了嗎?極權歷史符號表達政治不滿

當一個象徵極權、迫害與種族滅絕的符號,在民主社會被用來表達對不同政治立場的不滿時,作為民主社會的公民應該如何理解這樣的表達方式?而這樣的行為背後,又反映了什麼樣的歷史記憶問題?

顛覆世界史的蒙古:元代中國走向國際的「歐亞大交流時代」

對於蒙古作為超廣域世界帝國的一部分來支配,面積超過現在中華地區全境的亞洲東方的時代,若以傳統中國方式來稱之,則為元代中國的時代,對此我們該如何看待?有關這個提問,有許多的立場、看法或是觀點,因人而異。直到稍早之前,元代的中國,換句話說就是蒙古統治下的中華地區,都被視作是文化蒙昧或受到壓抑的時代。藝術也好、文學也好,人們總說,所有中華傳統的文化和精華,其健全的成長和發展、成熟,皆在「異民族」、「征服者」蒙古的統治下受到壓抑和扭曲。或者,毋寧說將統治者蒙古視作文化程度低劣的「野蠻人」,或是極度凶暴的「惡政者」,乃一常識。

音樂中的歐洲中心主義:《杜蘭朵公主》仍在演出「野蠻東方」?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的最後一部歌劇《杜蘭朵公主》無疑是歌劇院舞台上最頻繁被演出的劇目之一,其中的詠嘆調〈無人能睡〉(Nessun dorma,義大利文的直譯比較接近〈無人能睡〉,台灣讀者熟悉的〈公主徹夜未眠〉是比較浪漫化的翻譯。但究其脈絡,其劇情並不是公主因「愛」徹夜失眠,而更傾向是為了莫名的「仇恨」,下令全城人民不准入睡,因此本文採用去浪漫化的譯名〈無人能睡〉。)更可謂是最膾炙人口的旋律之一。

音樂中固化的歐洲中心主義:仍在演出「野蠻東方」的《杜蘭朵公主》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的最後一部歌劇《杜蘭朵公主》無疑是歌劇院舞台上最頻繁被演出的劇目之一,其中的詠嘆調〈無人能睡〉(見註解)更可謂是最膾炙人口的旋律之一。但若細究其劇情與背景設定,《杜蘭朵公主》卻明顯充斥著許多狗血又不合理的地方,也呈現著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歐洲對中國的「東方主義式想像」,意即以片面的資訊將所謂的「東方」,乃至於其他「非西方」世界想像成一個古老、神秘,且不隨歷史進程改變而演進的一個沒有歷史的群體。

大屠殺後的孩子們:集中營倖存者如何平安長大?

歷史學家 Rebecca Clifford 在 「倖存者:大屠殺後孩子們的生活」 一書中指出,許多集中營倖存的孩子在成年後仍然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折磨

明明餐廳沒人…獨行客不滿坐吧台轉身走!業者無奈:座位各有價值

根據「Yahoo Japan」中美食記者東龍的專欄分享,近日在Threads中有一則一則「一人獨自前往餐廳,餐廳沒有其他客人卻被安排坐吧台座位後,立刻離席」的發文,引起日本各界網友對餐廳座位安排與用餐體驗的討論。原PO拒絕坐吧台、選擇離開,原因可能是希望擁有更寬敞的空間、尋求隱私,或是對一人坐吧台感到不自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