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在TVBS服務32年 詹怡宜拋震撼彈!退休轉任台大教授

板南線列車飄燒焦味…民眾恐慌按緊急鈴 北捷研判這原因造成

基檢偵辦死亡連署 領銜3人列被告、國民黨4黨工暫列證人

抽菸、喝酒、不運動?專家發現「這個年紀」身體就開始反撲

抽菸、酗酒、不運動等習慣,會讓健康在36歲就開始惡化。示意圖/ingimage
抽菸、酗酒、不運動等習慣,會讓健康在36歲就開始惡化。示意圖/ingimage

一項新研究發現,抽菸、酗酒、不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並不是等到老了才會對身體產生影響。相反地,這些壞習慣可能在36歲左右,就會明顯對身心健康造成傷害,而且這樣的影響會一路持續到老年。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項研究刊登在《醫學年鑑》(Annals of Medicine)期刊。芬蘭勞雷亞大學(Laurea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追蹤了數百名1959年出生的受試者,觀察這些人從小到61歲的健康變化。結果發現,年輕時經常抽菸、喝酒又不運動的人,到了中老年身體狀況就明顯惡化,也更容易陷入憂鬱情緒。

研究作者凱卡萊寧(Tiia Kekäläinen)表示,年輕時的壞習慣會在中年一次爆發,造成慢性病或是死亡。研究顯示,缺乏運動與身體健康惡化關聯最強;抽菸對心理健康影響最大;而酗酒則一樣會傷害身心健康。

研究團隊發現,這些壞習慣維持得越久,傷害就越大。常見的後果包含心臟病、肺癌、中風、器官衰竭,甚至早逝等。該研究與其他研究的差別之處,在於團隊並非只觀察成年後的身體表現,而是從年少時就開始追蹤受試者,試圖找出「健康崩壞的起點」。

不過研究作者也提醒,壞習慣與健康惡化有可能是雙向的,例如身體或心理不適,也可能導致抽菸喝酒、久坐不動等。除此之外,由於研究的受試者多為1950年代末出生,生活型態可能與年輕世代不同,因此現代流行的電子菸、外送飲食等並未納入評估。

不過研究團隊強調,即使這樣,研究也能證實健康生活的重要性。現在開始改善生活習慣「永遠不嫌晚」,即使中年後才做出改變,也同樣能替老年健康加分。

抽菸 運動

延伸閱讀

修整花園起衝突 澳洲男竟遭鄰居潑汽油當場燒死

蛋價飆漲不如自給自足 美寵物店賣「蛋雞」挨批恐釀棄養潮

房事性福能對抗憂鬱!催生快樂荷爾蒙 研究揭「親密魔法數字」

雞肉吃太多?每週超過「這個量」恐增腸胃癌早逝風險

相關新聞

倫敦在全球文化地位的提升: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為何重要?

位於倫敦泰晤士河畔的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是舉世知名的當代藝術聖地,而今年2025年,恰是泰特現代美術館現址開幕的25週年。美術館建築本身是一座廢棄的發電站,矗立在倫敦市中心,在2000年5月11日由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揭幕——儘管當時女王對館內展出的藝術品有些不知所措。今年5月9日至12日期間,泰特也將舉行一系列從白天到黑夜的慶祝活動,帶領觀眾見證泰特對於界限、對於藝術、對於看待世界眼光的突破。

南韓驚傳校園攻擊!高2生持刀砍校長釀重傷 書包藏多把菜刀鐵鎚

韓聯社報導,南韓清州市28日一所高中發生一名特教學生持刀砍傷校長和教職員,造成3人重傷、2人輕傷,行凶學生犯案後跳入附近...

硫磺島戰後80年,上萬遺骨與島民回不了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後,1944年被迫疏散的硫磺島居民們,也不能返家。因為硫磺島直到1968年之前,都在美軍接管下,美軍還曾在硫磺島儲存核武長達10年(1956年2月至1966年6月)。同為小笠原群島的父島(Peel Island)也曾在同一時期被美軍當成存放核武的地點。

蒙古顛覆世界!元代中國開啟「歐亞大交流時代」

有關元代中國的看法和評價,可以說正迅速地起了變化。無論日本、中國還是歐美各學界,都是如此。不只如此,能夠注意到的還有,在歐美學者中,出現了一種將這個時代自由開闊且富於理性的社會風潮與文化狀態命名為「蒙古自由主義」,並有給予極高評價的意向。

決戰硫磺島:戰後80年,上萬戰士遺骨與島民仍回不了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後,1944年被迫疏散的硫磺島居民們,也不能返家。因為硫磺島直到1968年之前,都在美軍接管下,美軍還曾在硫磺島儲存核武長達10年(1956年2月至1966年6月)。同為小笠原群島的父島(Peel Island)也曾在同一時期被美軍當成存放核武的地點。

抹茶、和牛、相撲秀!觀光客重塑歷史老街 淺草變身成「日本主題樂園」

根據日媒「東洋經濟Online」報導,隨著訪日外國人數創下歷史新高,東京淺草成為最能代表「觀光日本」的景點之一。外國觀光客人潮湧入,讓這座歷史街區逐漸轉型為融合多元文化與商業娛樂的「日本主題樂園」,也引發對未來城市發展的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