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長子、長孫都不在…柯文哲父親病逝 由「他」捧牌位移靈私人會館

藥華藥晚上八點半重訊記者會 說明仲裁賠償案進度事宜

冷氣團發威!雨彈炸3地 周五更強冷空氣「低溫僅11度」

封口費案 法官允聲請撤銷 川普司法可望全脫身

原訂在下周宣判封口費案刑期的紐約法院,法官默欽22日宣布無限期延後,代表總統當選人川普已從司法案件中脫身。圖為川普今年7月為封口費案在紐約出庭。(美聯社)
原訂在下周宣判封口費案刑期的紐約法院,法官默欽22日宣布無限期延後,代表總統當選人川普已從司法案件中脫身。圖為川普今年7月為封口費案在紐約出庭。(美聯社)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遭控2016年大選期間付給緋聞對象、成人電影女星「封口費」時偽造商業紀錄,今年5月陪審團裁定34項罪名全數定罪。紐約州高等法院法官默欽(Juan Merchan)原本7月宣布刑期,但為避免影響選舉延至11月26日。默欽22日下令,原訂下周舉行的程序取消,同時允許川普辯護律師團在12月2日期限之前聲請撤銷起訴。

11/26原訂宣判日取消

默欽雖然宣布11月26日原訂宣判日期取消,但未公布新的宣判日期。川普面臨最高刑期是坐牢四年,但初犯通常獲得從輕量刑。

川營:決定性一大勝利

川普發言人史帝芬.張(Steven Cheung)說,默欽的裁決對川普來說是「決定性的一大勝利」(decisive win)。

川普2021年卸任離開白宮之後,遭到四項犯罪起訴。特別檢察官史密斯(Jack Smith)負責的擅自帶走機密文件案和干預聯邦選舉案,由於司法部規定現任總統免遭刑事起訴,川普在這次大選勝出之後,兩個案件均準備收場。川普在喬州遭控干預選舉案,也因地區檢察官爆發爭議而暫停。

最高法院今年7月裁定川普「公務行為」享有某種程度的豁免權之後,川普辯護律師團便針對「封口費案」向法院提出撤案請求,理由是曼哈頓地區檢察官白艾榮(Alvin Bragg)庭訊期間提出某些證據其實不應獲得採納。

美國廣播公司(ABC)分析,最高法院判決是否適用於「封口費」案,隨著默欽延期宣判而擱置。

付給女星丹尼爾斯(Stormy Daniel)13萬「封口費」是在川普第一次當選總統之前。川普辯稱,檢方以後來總統內任公務行為做為證據,起訴事由出現「明顯漏洞」。最高法院判決認定總統「公務行為」享有豁免權。

紐約檢察官則說,「封口費案」重點在於「完全個人行為」(entirely personal conduct),無關總統任何公務行為。

川普先前已經要求法院推翻定罪判決,或者裁定全案撤銷。如果默欽推翻定罪判決,可能下令重新審理,也就是至少拖延四年,等到川普二次執政卸任後才處理。默欽也可能將紐約檢察官的起訴全數撤銷。

華盛頓郵報分析,川普明年1月20日就職之前「封口費」案判決是否將出爐,成了未知數。

法官默欽宣布川普的封口費案的刑期判決無限期延後,代表川普已從所有的司法案件中脫身。該案陪審團判川普34項重罪都成立。(美聯社)
法官默欽宣布川普的封口費案的刑期判決無限期延後,代表川普已從所有的司法案件中脫身。該案陪審團判川普34項重罪都成立。(美聯社)

封口費案 川普

延伸閱讀

川普提名伏特任白宮管理及預算局長 實現美國優先

川普豔星封口費案量刑 法官裁定無限期延後

確定了!川普提名避險基金富豪貝森特出任財政部長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要協助產業提高抗壓力

相關新聞

影╱美軍F-35訓練時墜毀!機體「炸成火球」畫面曝 飛行員彈射逃生

美國空軍一架F-35戰鬥機28日下午在阿拉斯加訓練時墜毀,飛行員及時彈射逃生,平安獲救,而根據現場畫面,飛機墜毀後爆炸成...

影╱美加州大型鋰電池工廠火勢復燃!劇毒氣體瀰漫 逾1500人急撤離

美國加州蒙特郡一座位於莫斯蘭丁的Vistra鋰電池工廠16日發生大火,火勢猛烈且持續燃燒,17日再次起火,冒出大量有毒濃...

大法官傾向 TikTok在美不賣就禁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十日就TikTok訴訟案聽取兩造首次口頭辯論,歷時約二點五小時,大法官似乎傾向認同中國大陸社群媒體抖音國...

美野火已10死、財損恐達4.7兆元 拜登宣布救災費用聯邦政府全出

綜合外媒十日報導,自七日起的美國加州洛杉磯野火已造成約一萬棟建築物損毀,近十八萬居民被迫撤離。美國民營氣象預報公司Acc...

洛杉磯野火失控!燒毀逾2千棟建築 至少5死15萬人撤離

美國南加州洛杉磯地區七日開始出現有如「火颶風」的多場林火延燒,至少造成五人死亡,十五萬人被迫撤離家園,失控的林火已摧毀逾...

風雪無阻!美國國會完成認證程序 川普當選總統

美國新國會6日認證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去年大選中獲得勝選;華府近日正經歷暴風雪來襲,但議會風雪無阻,仍完成認證程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