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起降雨多範圍廣 連假回暖下周恐再變天

公布國安群聊所有對話?大西洋總編:他們提及1中情局特工

意外被拉進國安高層群組對話的大西洋雜誌總編輯戈德堡表示,群聊裡不僅提供了作戰計畫,還提到一名中情局特工名字,但他不會公布。路透
意外被拉進國安高層群組對話的大西洋雜誌總編輯戈德堡表示,群聊裡不僅提供了作戰計畫,還提到一名中情局特工名字,但他不會公布。路透

針對國防部長赫塞斯(Pete Hegseth)在夏威夷州面對媒體詢問時說,「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總編輯戈德堡(JeffreyGoldberg)並未獲得機密訊息;戈德堡25日接受The Bulwark新聞網站播客節目訪問則說,正與月刊編輯部團隊研商是否公布群組討論串全部內容。但他也說,川普國安高層對於機密不負責任,「並不代表我也跟著不負責任」。

被川普政府國安團隊高層意外拉進加密通訊軟體Signal群組,進而踢爆作戰計畫外洩醜聞的戈德堡究竟何許人也?59歲的戈德堡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Brooklyn),從賓州大學退學搬到以色列,曾在以色列國防軍(Israel Defense Forces,IDF)服役。戈德堡是主跑國家安全的知名記者,2016年出任「大西洋月刊」總編輯。

戈德堡在2006年著作「囚犯:中東分歧底下的穆斯林與猶太人」(Prisoners: A Muslim and a Jew Across the Middle East Divide)裡,曾經描述1990年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First Intifada)期間擔任獄警的經驗。在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The Jerusalem Post)擔任專欄作家,是戈德堡新聞記者生涯的起點。

返回美國之後,戈德堡在華盛頓郵報主跑警政,為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寫稿,後來出任猶太媒體前鋒報(The Forward)紐約分社主任,2000年跳槽出任紐約客雜誌(New Yorker)中東特派員,五年後轉調華府特派員。

戈德堡在他的報導中描述了國安高層對於攻擊葉門「青年運動」的對話,他也稱收到國防部的攻擊計畫,內容包括攻擊目標甚至個人,但他沒有發布計畫內容。

戈德堡指出,他是上午11時44分收到赫塞斯的訊息告知作戰計畫,他特別在車裡等待事件是否真的發生,以確認這段對話的真實性,大約下午2時他從社群媒體上獲知美國開始轟炸葉門,證明這事是真的。

他說,川普團隊對於這起事件的反應是「忙著辯駁」,「而我的職責則是確保國家安全訊息獲得嚴肅對待」。

戈德堡說,自己收到訊息的最初反應是:「這是真的嗎?為啥我有這個?」他也透露,群聊還提到中情局一名特工的名字,「我不會透露她的名字,在Signal討論串裡他們提到一名中情局特工的名字。我在報導裡沒提,因為她是臥底的特工」。

中情局 國安 國防部
💰️黑手比老闆更懂勞基法 他留5年出勤紀錄離職拿回30萬

延伸閱讀

媒體人「誤入」美國安群組 民主黨大咖要川普炒防長

糗了…美國安群組誤加記者

美國防機密外洩給記者!川普回應「我對此一無所知」 希拉蕊撿到槍

行程急轉彎?馬斯克遭爆將聽取「對中戰爭計畫」 美官員曝會議過程

相關新聞

川普國安群組 作戰機密外洩…誤將媒體總編輯拉進聊天群

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等川普政府國安團隊首長,日前在加密通訊軟體Signal群組討論美國空襲葉門「青年運動」民兵計畫細節,卻...

女子在機場全裸狂奔!用鉛筆刺傷至少2人 被捕自稱迪士尼公主

美國一名全裸女子日前大鬧德州一處機場,並傷害試圖阻止她的工作人員,遭警方逮捕後表示自己忘記吃藥,目前已被拘留。

提倡「美國優先」的鼻祖是他!川普政治理念的啟蒙者

川普上任以來,對外政策上大刀闊斧,如果「美國優先論」是一首歌曲,那絕對是川普政府的外交主打歌。有些人把他想成徹底不可理喻的狂人,也有些人把他想成老謀深算、在下「很大一盤棋」的棋手。但是,川普的外交思維絕非他一個人的創見,最先在政治舞台搬演美國優先概念的「原唱者」,其實另有其人。

白宮國安群聊外洩 川普挺沃茲

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導,白宮國安顧問沃茲誤把「大西洋雜誌」總編輯戈德堡加進國安高層官員討論作戰計畫群組,白宮內部...

議員要求究責 民主黨:群組裡的人都犯法

美國白宮國安顧問沃茲誤把「大西洋月刊」總編輯戈德堡拉進通訊軟體群組,還在群組討論機密作戰計畫,震撼華府。美國會兩黨都有議...

官方未認證Signal 專家:高級別機密會用紙本

美國川普政府高層誤把媒體人拉進通訊軟體Signal的戰情群組,引發外界震驚。儘管Signal採端對端加密,卻可能因裝置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