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死亡連署黃呂錦茹、曾繁川無保請回 北檢:收到裁定再研議抗告

耳機不見定位不到怎麼辦?網自製「遺失物地圖」引轟動 果粉湧入註冊

41年老字號無預警熄燈! 蘆洲「鴨霸切仔麵」結束營業 在地人震驚不捨

加州將告川普 非法對陸加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中)和妻子梅蘭妮亞(右)一月飛抵洛杉磯視察野火災情,加州州長紐森(左)接機。(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中)和妻子梅蘭妮亞(右)一月飛抵洛杉磯視察野火災情,加州州長紐森(左)接機。(美聯社)

美國民主黨籍加州州長紐森十六日說,加州將提告挑戰總統川普對中國大陸、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各國實施廣泛關稅的權限,主張實施這類關稅須經國會批准。

美聯社報導,該訴訟將在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出,指稱川普援引美國「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中加墨實施關稅、或對所有輸美商品實施百分之十基準關稅是非法行為,還將請求法院立即阻擋這些關稅。

紐森說,現行關稅已在加州造成開銷膨脹和巨額損失,「川普總統的非法關稅正對加州家庭、企業和我們經濟引發混亂」,導致物價上漲、危及就業,「我們將替無法承受這場混亂持續的美國家庭站出來」。紐森十六日稍晚將與加州檢察長邦塔一同談論這次訴訟。

IEEPA允許總統基於應對外國威脅,凍結或阻擋交易;川普也已提供多項理由為加徵關稅辯護,包括這意在刺激美國製造業並阻止芬太尼非法流入。紐森的辦公室卻說,該法雖明定總統在宣布國家緊急狀態以應對外來國安、外交政策或經濟威脅時,可採取哪些行動,「但關稅不在其中」。

洛杉磯時報報導,加州已對川普新政府提起十多起訴訟,這次提告標誌紐森首次在這類訴訟擔任主導角色,表明他在川普第二任可能改變以往相對保守態度。直到此前,州檢察長邦塔一直代表加州與聯邦政府展開法律纏鬥。

加州經濟規模冠居美國各州,是對外出口重鎮且農業發達;許多該州生產的堅果、蔬果外銷海外。紐森先前也呼籲其他國家在報復關稅中豁免加州,但目前還未傳出有這類協議。

加州州長辦公室說,去年加州進出口貿易總額將近六七五○億美元。若對外經貿衰退且股市暴跌,加州恐在川普的關稅政策下損失數以十億計美元收入。墨、加、中分別是加州前三大貿易夥伴。

若加州成功促成國會表決川普關稅,可能讓共和黨議員在明年期中選舉時容易受到政治批評。

另外,美國幾家小企業也已委託法律倡議團體在國際貿易委員會(ITC)遞狀控告川普,指控川普藉由聲稱美國對他國的貿易逆差構成緊急狀態,逕行課徵關稅,篡奪國會權力,也踰越總統職權,希望阻止川普二日宣布的對等關稅及另外對中國加徵的關稅。

發起控告的包括紐約酒飲進口商、賓州釣魚工具零售商、維州教育套組及音樂工具製造商。訴狀指出,憲法將設定關稅稅率的權力賦予國會而非總統,國會未授予總統這類權力,川普援引的IEEPA也未授權總統片面發布對各國課全面關稅。

川普 關稅

延伸閱讀

加州拿起法律武器!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 挑戰對川普關稅說「不」

無證移民人心惶惶!川普一意遣返 數百間教會伸援手相助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 盼降低藥品價格、改進價格談判流程

川普2.0避險!學者:應建雙重供應鏈 深化多邊自貿協定

相關新聞

川普鬆口 美對陸關稅可能降低

美國總統川普十七日在白宮說,對中國大陸輸美商品徵的超高關稅可能不會進一步升高,甚至可能降低。路透同日報導稱,這顯示震撼市...

指大陸曾多次聯繫 川普:最快4周內完成對各國貿易談判

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美國總統川普17日說,中國大陸的高層官員已經多次與美方聯繫;川普估計,美國與各國的關稅談判可能在3至...

川普聲稱 美歐將達貿易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十七日在白宮和訪美的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會談關稅、國防開支及移民等問題。川普雖指控歐盟想「壓榨」美國,但仍表示有...

台灣如何面對川普能源霸業?對美擴大天然氣採購的利弊

4月2日,川普在白宮召開「解放日」記者會,宣布對一系列包括台灣在內,對世界各國的「對等關稅」,震撼全球。為回應川普政策,賴清德總統於4月6日發表聲明明列應對措施,其中包括將「擴大對美採購石油、天然氣等產品以降低貿易逆差」。白宮最終在4月9日發布聲明,表示將暫緩「對等關稅」90天;而在暫緩聲明前一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於受訪時表示,「日本、南韓與台灣將有可能大舉投資阿拉斯加案」。

日本首相石破茂將赴美!親自與川普進行關稅談判

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16日親自飛往美國,在白宮與總統川普、財政部長班森特進行約1小時的關稅談判,會後川普發文表示...

備戰關稅報復 歐盟列美400項商品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動對等關稅大刀,歐盟遭加徵百分之廿,川普宣布暫緩實施九十天後,歐盟也同意暫緩反制措施九十天。但歐盟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