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熱錢涉嫌炒匯!央行祭霹靂手段 外匯局長曝最近要對銀行做這件事

捲罷免連署風波 黃呂錦茹確定羈押禁見 高院曝抗告遭駁回原因

整理/114國中教育會考倒數10天!考試時程、各科重點一把抓

川普遇刺照獲普立茲獎!攝影師捕捉子彈劃過瞬間 獲評審肯定

紐時攝影師密爾斯去年7月拍到川普遭遇暗殺未遂,事後網友以紅色圈標出子彈高速飛過空中的瞬間。圖/取自@danbayens在X的照片
紐時攝影師密爾斯去年7月拍到川普遭遇暗殺未遂,事後網友以紅色圈標出子彈高速飛過空中的瞬間。圖/取自@danbayens在X的照片

號稱「新聞界奧斯卡」的美國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s)5日公布2025年得獎名單,紐約時報囊括四個獎項成為最大贏家,其中紐時攝影師密爾斯(Doug Mills)以美國總統川普去年競選遇刺照榮獲突發新聞攝影獎,鏡頭正好捕捉到子彈高速劃過川普右耳的瞬間,受到評審高度肯定。

福斯新聞網報導,川普去年7月在賓州造勢遭遇暗殺導致右耳受傷,而他在遇刺後迅速起身,一邊高舉握拳姿勢,一邊在特勤局擁護下離開舞台,引發支持者高喊「戰鬥」,成就許多歷史性照片和影片。

當時密爾斯飛快拍下一系列照片,恰好捕捉到子彈高速飛過川普頭部的瞬間,白色煙硝跟隨子彈劃出一道清晰路徑。他事後接受福斯新聞節目「美國新聞室」(America's Newsroom)透露,當時他剛好在川普下方,用Sony A1相機搭配廣角鏡頭拍攝川普演講畫面。

密爾斯憶述,「接著聽到一聲爆響,我繼續按快門,然後看到川普伸手摸耳朵後發現手上有血。」他回憶,「我心想,天啊,他被射傷了」。他事後坦言發現自己拍到子彈穿越瞬間感到非常驚訝。

普立茲獎評審特別肯定密爾斯拍攝的一系列遇刺照,並稱讚「其中一張捕捉到川普演講時,子彈飛過空中的瞬間」。

除了突發新聞攝影獎之外,紐時另以蘇丹內戰議題拿下國際報導獎,並在美軍撤出阿富汗調查獲得解釋性報導獎。此外,紐時合作巴爾的摩旗幟報(The Baltimore Banner)的芬太尼危機報導獲頒地方性報導獎。

華盛頓郵報則獲得兩座獎項,以川普2024年在賓州遇刺獲得突發新聞獎,並且以生動刻畫權貴及政要的插圖獲得插畫報導與評論獎。

路透以芬太尼主題獲頒調查報導獎,華爾街日報則以揭示世界首富馬斯克的影響力拿下國家報導獎。

非營利新聞調查組織ProPublica則連續兩年勇奪具有崇高聲譽的普立茲公共服務獎,題材是醫師受限於墮胎法令嚴格限制延誤緊急手術,導致數名孕婦因此喪生。

普立茲獎設立於1917年,旨在授予美國新聞界、文學界和音樂界為公眾服務成績突出和成就卓著人士。

紐約時報攝影師密爾斯( 中間高舉左手者)以川普去年遇刺未遂照片獲得普立茲突發新聞攝影獎。路透
紐約時報攝影師密爾斯( 中間高舉左手者)以川普去年遇刺未遂照片獲得普立茲突發新聞攝影獎。路透

川普 攝影師 普立茲獎 美國

延伸閱讀

川普首百日貿易政策動盪 渣打銀三指引調整投資配置

關稅戰讓4月不好過!謝金河憶「50年前的4月」:川普讓美再偉大 心中有越戰也有雷根

奧會新主席由首位非裔女性高票當選,2028洛杉磯奧運、川普將成為最大挑戰

曬教宗服加身照挨轟!川普稱「與我無關」 質疑是AI搞的鬼

相關新聞

防走私中國 國會議員提案追蹤Nvidia晶片售後位置

路透報導,一名國會議員擬於未來幾周提出法案,要求追蹤輝達(Nvidia)等生產的人工智慧(AI)晶片售後位置。

川普下令限制病毒研究引猜疑 外媒曝:呼應COVID實驗室外洩論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下令對一種生物研究形式實施新限制,他的政府認為這種研究形式在中國實驗室外洩而引發COVID-19(201...

川普政府擬撤銷40萬移民合法身分 聯邦上訴法院駁回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今天駁回川普政府所提的上訴請求。當局請求法院允許撤銷40萬移民的臨時合法身分,其中包括來自古巴、海地、尼...

前特派漫談/美國總統的挑戰者 揭白宮隨行記者團面紗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與傳統媒體關係持續緊張,尤其和白宮記者齟齬不斷,他先是因為美聯社拒絕配合川普更改墨西哥灣的行政命令,將美聯社踢出橢圓辦公室,4月間又宣布路透社和彭博在內的新聞通訊社將不再是有權近身採訪總統川普活動的白宮記者團固定成員;實際上,白宮隨行記者團是一群拿著放大鏡檢視總統一言一行的媒體代表,若媒體是讀者的眼睛,那麼這群白宮隨行記者就是媒體的眼睛。

川普下令重啟惡魔島監獄 專收「全美最殘暴」重刑犯

1963年關閉的舊金山灣惡魔島(Alcatraz)監獄,曾關押過一些美國最臭名昭著的罪犯,包括黑幫老大艾爾·卡彭 (Al...

川普政府新招:移民若自願遣返 機票免費、送千元「有機會回美」

國土安全部5日宣布,願提供「自願遣返」(self-deport)的非法移民機票,並給予1000元獎勵;川普總統表示,如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