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之後換哥大?川普政府劍指大學最重要收入來源

川普政府對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揮出最新一擊,禁止哈佛招收外國學生,路透社分析,川普政府劍指全國各地數以百計大學的最重要收入來源。中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Missouri)前任校長安布羅斯(Chuck Ambrose)說,外國學生較可能繳交全額學費,基本上對其他拿獎助金的學生提供補助。
專門研究大學財務的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教授柯爾欽(Robert Kelchen)說,川普政府阻止招收國際學生,對哈佛來說是重大打擊,同時對其他大學傳遞「下一個可能就是你」的訊息。
國土安全部長諾姆(Kristi Noem)22日接受福斯新聞網(Fox News)「瑪莎‧麥克卡魯姆之新聞故事」(The Story with Martha MacCallum)節目訪問時,被問到政府是否考慮對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等校採取相同行動。諾姆回答:「當然,這是對所有其他大學的警告,大家必須好好表現。」
哈佛大學全體註冊學生當中,國際學生占27%,大約6800人,為該校的學費收入作出重要貢獻;哈佛大學的新2025-26學年學費為5萬9320元;加上食宿後,費用可能會增加到8萬7000元,這筆費用有助於哈佛大學貼補國內學生並推動研究。
「全美教育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NCES)指出,2023年時,43所學生人數超過1000人的大學,國際學生比率甚至更高。被川普政府點名批評校務政策帶有反猶太路線的哥倫比亞大學,2023年註冊學生當中,外國學生占39%。註冊學生人數至少1000人的246所大學,至少10%學生來自外國。
許多大學已經因為聯邦經費大量被砍而焦頭爛額。哈佛遭川普政府指控未能解決校園裡的反猶太主義、種族騷擾問題,過去幾周將近30億規模聯邦合作計畫遭取消,研究經費也遭到凍結。柯爾欽說,川普政府的最新動作是對走研究路線的大型大學再添財務打擊。
取消招收外國學生將對學校財務造成如何衝擊,哈佛大學與哥大都沒有發表評論。
根據國際教育者協會(NAFSA)的數據,2023-24學年有超過110萬名國際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了440億元,並支持了37萬8000個就業機會;根據公共廣播電視公司(PBS),有鑒於哈佛大學的530億美元捐贈基金有一部分是來自學費,失去國際學生可能會讓該校收入大幅減少。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