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恍神、難專心聽人說話?降噪耳機別戴太久 恐造成「聽覺處理障礙」

降噪耳機能夠讓人享受音樂不被打擾,同時也能夠保護聽力,但是要注意,長時間配戴的話,可能會延伸出中樞聽覺處理障礙等問題。
常被說容易恍神、不專心 為何聽得見卻沒辦法分辨來源
據BBC報導,一名25歲女子指出自己很常被身邊的人說老是不專心聽他人說話、容易恍神,她困惑明明能夠清楚聽到生活周遭的聲音,可是沒辦法明確分辨聲音來源。
就醫診斷後發現,她罹患了「聽覺處理障礙」(APD),這是一種大腦難以理解聲音和口語的神經系統疾病。
聽力專家跟英國其他相關學者們認為,這可能跟她每天長達5小時,過度使用降噪耳機有關。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 (NHS) 聽力部門透露,年輕人患有聽力問題的比率有增加趨勢,這些人雖然在處理聲音能力方面存在問題,但是在聽力測試時卻是正常的。
降噪耳機只給你「想聽的聲音」 大腦不再努力也忘記如何區分噪音
報導中表示,降噪耳機其實可以防止高頻、過大的噪音傷害聽覺,對耳朵長期健康而言是有幫助的:但即便如此,長期阻隔日常環境噪音,例如汽車喇叭、街邊攤販叫賣聲,大腦可能會「忘記」如何過濾掉這些噪音。
這是什麼意思?英國聽力學會副會長班頓(Claire Benton)解釋,大腦中那些更複雜、更高級的聆聽技能要到青春期後期才會真正發育完成,而「戴上降噪耳機,你只能聽到自己想聽的聲音,完全不需要努力去區分環境聲音」。
長期下來,大腦就會一直處於這種近似「聽力虛假」的世界中,人類處理語言、噪音的能力就會變得緩慢、延遲。
看影片要字幕?戴降噪耳機不是不行 開1模式保護聽力
人們對影音的互動方式已經改變,尤其在疫情過後更是如此,或許你會很常看見有些人外出全程戴著降噪耳機,看影片同時也習慣搭配字幕;然而根據YouGov調查,在18~24歲的年輕人中,有61%的人,連看電視時都很喜歡開啟字幕。
專家呼籲,應該要進一步研究降噪耳機對人體的影響,尤其近年APD(聽覺處理障礙)門診需求量大幅上升,16歲以下兒童的評估需求也「顯著增加」。
聽力學家亞歷山大(Angela Alexander)認為,除了減少降噪耳機的使用頻率,也可以透過開啟「穿透模式」,在享受音樂之餘也能適量的聽到一些環境音;另外,平時也可以利用手機APP,訓練自己噪音中「辨別語音」的能力,逐步改善聽覺。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經典賽資格賽WBCQ!直播轉播6大平台、28人名單賽程…首戰西班牙先發投手陳宇宏「專剋中南美隊」
「0050分割」回到23年前發行價4萬有找、3優勢完勝006208?小資族和大戶作法很不同
81歲環科創辦人歐正明逝世,交棒兒子才37天…身家數十億雅哥卻一開10年,樂善好施:人生價值蓋棺論
財力750萬硬買1200萬的房,房貸過寬限期下場會有多慘?月收入6萬小夫妻啟示:要買你買得起的房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