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怕孤獨老去? 腦神經名醫:想當「好命老人」快做1事

立委三月網路聲量排名 各黨總召分居前三「他」竟第一

影/半導體科普實驗專家施惠出書 林本堅 蔣尚義為新書站台

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林本堅(左)和鴻海集團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右)昨出席施惠(中)新書發表會。記者郭政芬/攝影
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林本堅(左)和鴻海集團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右)昨出席施惠(中)新書發表會。記者郭政芬/攝影

推動科普教育的退休教授施惠以創意實驗集結成書,新出版「半導體科技一點都不難:有趣實驗帶你認識生活中的半導體」,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探索半導體,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施惠原任職新竹教育大學,學術專長在生物學、國小自然科教材教法領域,退休後,轉持續鑽研半導體科普教育。施惠分享,一開始她自行研讀,讀那些書覺得非常辛苦,初期還常請教妹夫蔣尚義,也上網去看交大開放課程,一遍遍反覆讀,並重新思考,設計出一套套的實驗,讓民眾結合生活中的常見材料,操作簡便且成本低廉,對學生來說既易學易懂又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半導體的製造過程涉及高度精密的設備和先進技術,但施惠認為,理解半導體的基本原理並不需要過於艱深。關鍵在於通過「動手做實驗」,將抽象的科學概念轉化為易於理解且具體的體驗,也為台灣未來教育的發展開創了嶄新方向。

施惠設計的科普實驗專注於半導體的核心概念,尤其是以電晶體為主題,通過實驗展示其關鍵特性。學生們透過簡單的操作,學會如何利用電晶體控制單向電流,充當開關或放大器,並深入理解光電效應技術在現代科技中的應用,例如發光二極體(LED)和太陽能電池等。強化了學生的實作能力,還幫助他們直觀感受半導體技術如何影響生活,理解其科學原理。

前台積電共同營運長、鴻海集團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為施惠的書寫序,他寫道,這本書幫助學生從中學時期就開始認識半導體,大學以後就容易有興趣進入這行業。這本書的實驗設計都和日常生活所需有關,易學易懂,需要的材料都可以輕易取得,費用不高,接線也容易,是很好的科普教材。

蔣尚義說,以「電晶體音樂 IC 實驗」為例,施老師用簡單普遍又廉價的元件,以最容易懂的擴音效果,很清楚的顯示出電晶體具有放大信號的重要功能。」

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林本堅表示,施老師在此花了許多心血,讓各界認為這是有趣的事情,透過生活的經驗,從中了解用處。

半導體科普實驗專家施惠(中)出書, 台積電前研發大將蔣尚義(右)、林本堅現身力挺。記者郭政芬/攝影
半導體科普實驗專家施惠(中)出書, 台積電前研發大將蔣尚義(右)、林本堅現身力挺。記者郭政芬/攝影
推動科普教育的退休教授施惠以創意實驗集結成書,新出版《半導體科技一點都不難:有趣實驗帶你認識生活中的半導體》。記者郭政芬/攝影
推動科普教育的退休教授施惠以創意實驗集結成書,新出版《半導體科技一點都不難:有趣實驗帶你認識生活中的半導體》。記者郭政芬/攝影

半導體 科學

延伸閱讀

用鋁箔紙包剩菜?專家警告鋁箔紙1特性易讓細菌滋生

「氣溫不是緩降,是驟降」!專家提醒今起急冷6天:高山有機會降雪

半導體大咖抓藥方 蔣尚義:英特爾應併成熟製程廠

蔣尚義露口風…訊芯攜博通攻CPO

相關新聞

2024年 國人平均借6本書

根據國家圖書館統計,去年全年借閱總人次高達五七七○萬人次,較前年成長六成三,累計借閱總冊數突破一點四億冊,換算下來,全台...

校園會客室/家長會馴犬高手 用愛伴師生

廿多年前慈濟大愛劇場「侯老師的故事」的女主角,是基隆市建德國中家長會副會長李卓彥的母親侯素珍。他因為媽媽的身教,熱心協助...

南投特教生缺旅費 婆媽捲袖包1萬顆水餃義賣送愛

為讓身心障孩子走入世界,南投特殊教育學校規畫帶特教生赴韓國旅遊,但部分學生礙於家庭經濟無力負擔,該校業師及婆媽志工得知後...

生成式AI浪潮席捲全球 新北市投入5億元打造AI教室

為跟上AI時代,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宣布投入5億元經費,逐年汰換全市班級電腦硬體,讓班級電腦使用AI軟體能更快速,建構AI教...

詩人零雨赴美領「紐曼華語文學獎」 以詩見證台灣社會

美國第9屆「紐曼華語文學獎」(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28日晚間在奧克...

新北公益寫作班頒獎 10位小達人展現夢想與創意

新北市教育局今舉辦國小公益寫作班頒獎典禮,今年以「走進夢想專賣店」為主題,帶領孩子透過寫作將心中願景化為文字。有978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