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地震 在台僑生:後續恐需經濟協助

緬甸昨天發生規模7.7地震,有在台唸書的緬甸籍學生說,緬甸同時遇政治動盪、天災等,對學生來說是不小壓力,家人經濟原本就不寬裕,後續最需要的恐怕是經濟上的協助。
緬甸昨天下午發生規模7.7強震,據統計,目前在台灣就讀的緬甸學生將近2973人,教育部今天表示,學生受強震影響需返鄉請假者,缺課情況將不列入計算,同時提供彈性學習措施。
就讀元智大學管理學院學士英語專班的大三學生陳飛揚告訴中央社記者,來台灣已經2年半的時間了,由於家裡位在緬甸南部的仰光(Yangon),距離震央發生的中部較遠,因此影響較小。
陳飛揚說,但外婆及許多親戚因住在緬甸中部受波及,當地華人較多,初步了解災情慘重,有許多房屋陸續倒塌,更因斷水斷電,地震發生當下一度聯繫不上親戚,數個小時後才藉由斷斷續續的電信聯絡上。
陳飛揚說,學校來自緬甸的同學不多,透過社群媒體了解,大家的家庭狀況應該還好,感謝教育部提供僑外生返鄉請假不算缺課、彈性學習措施,但緬甸除了天災外,仍需考量政治因素,學生們一旦返鄉恐怕不易再回台灣,他認為除非家裡遭逢重大變故,否則學生應該不會冒險返鄉。
「很感謝學校的關心」陳飛揚說,系秘書第一時間就以通訊軟體LINE向他詢問狀況,系主任也發信關懷所有緬甸學生。他坦言,緬甸同時遭遇政治動盪、天災等,對學生來說是不小壓力,家人經濟原本就不寬裕,學生們後續最需要的恐怕是經濟上的協助。
元智大學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地震發生後,全球事務處昨晚立即聯絡在泰國的姊妹學校,確認人員均安,但建築安全仍需鑑定,學生有任何問題可主動向校方提出,將盡一切努力提供最完善協助。
在暨南大學就讀博士班的楊姓緬甸學生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說,昨天下午看到地震新聞後,就嘗試打網路電話回家,打了4小時電話,晚上才接通,得知在緬甸的家人平安才放下心中大石頭。
在暨南大學就讀新興產業策略與發展博士學位學程的楊姓女學生說,由於緬甸發生地震次數不多,起初看到新聞時還不覺得嚴重,後來看到有大樓倒塌等災情,才趕緊打網路電話和家人聯繫,家人住的地方雖離地震發生地區有一段距離,花了約4小時才打通電話聯繫上,得知家人平安的消息。
楊姓女學生指出,因政治因素想回緬甸有困難,而同學中有人老家在發生地震的瓦城(Mandalay)地區,試圖與家人聯絡但未能接通。
楊姓女學生說,很多同學在台灣念書的生活費跟學費都靠家人幫忙,發生地震後,要從緬甸匯錢過來可能有困難,不過昨晚學校已和她們聯絡,說明會提供急難救助金應急。
暨南大學校方說明,來自緬甸的僑外生中,僑生有20名,其中8名家在瓦城地區;38名外籍生中,有3名家在該地區,學校已啟動緊急應變機制,下週會提供團體心理諮商協助以及發放急難救助金,希望讓學生安心上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