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滿足2需求擁2優勢 輝達總部傳落腳北士科

大陸371人來參加世壯運 陸委會「體諒」:觀光走走看看不會違規

科技股拉回!關稅戰休兵利多退燒 美股早盤盡墨4大指數走低

影/幼兒不當對待案暴增 靖娟籲政府加強幼教品質監管

今天為全國兒童安全日,靖娟基金會與全國幼教產業工會上午舉辦記者會,呼籲政府重視幼兒教育品質,加強監管。記者杜建重/攝影
今天為全國兒童安全日,靖娟基金會與全國幼教產業工會上午舉辦記者會,呼籲政府重視幼兒教育品質,加強監管。記者杜建重/攝影

今天為全國兒童安全日,靖娟基金會與全國幼教產業工會上午舉辦記者會,呼籲政府重視幼兒教育品質,加強監管。

根據教育部統計,2025年全台2至6歲幼兒入園率已達80%,反映家長對學前教育的高度重視。靖娟基金會於今年3月針對全台22縣市幼兒園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最重視「教學與活動空間」、「教學策略」與「環境衛生」,整體服務品質給予高度肯定,但如師生互動、教保倫理等關鍵因素卻常難以察覺。同時,根據國教署資料,不當對待幼兒裁罰案已從112年的49件暴增至113年的135件,增幅高達2.7倍,顯見幼兒園所的服務品質仍有待改善,監督制度仍待強化。

經由靖娟基金會本次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重視的主要因素仍是這些可見性高、易取得資訊的外在條件。相較於師資專業、園所行政管理、校園安全等可見性低、不易取得的資訊,家長往往是難以掌握的。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表示:「學前教育的普及固然重要,但幼教品質才是保障幼兒安全成長的根基。在提升入園率的同時,更應針對園所環境、教保人員資格及不當對待事件等面向,同步強化監督制度。

基金會在此向政府提出三點建議:第一、落實稽查評鑑,,確保幼兒園遵循相關規範。第二、晉用具幼教專業背景的合格師資,提升教保品質。第三、杜絕不當對待行為,打造安全、尊重的學習環境。唯有如此,才能讓每一位幼兒在安全、 專業的空間中健康長大。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表示,根據國教署資料,不當對待幼兒裁罰案已從112年的49件暴增至113年的135件,增幅高達2.7倍,顯見幼兒園所的服務品質仍有待改善,監督制度仍待強化。記者杜建重/攝影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表示,根據國教署資料,不當對待幼兒裁罰案已從112年的49件暴增至113年的135件,增幅高達2.7倍,顯見幼兒園所的服務品質仍有待改善,監督制度仍待強化。記者杜建重/攝影
靖娟基金會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最重視「教學與活動空間」、「教學策略」與「環境衛生」。記者杜建重/攝影
靖娟基金會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最重視「教學與活動空間」、「教學策略」與「環境衛生」。記者杜建重/攝影

幼兒園 幼教 校園安全

延伸閱讀

不當對待幼兒裁罰案暴增1.7倍 靖娟籲政府強化監督制度

林月琴涉圖利遭指「吳春城翻版」 黃國昌:另種形式的汙辱

林月琴挨批 藍酸:賴清德端出的不分區淪推諉卸責第一

舉辦童理心運動遭質疑 靖娟:守護孩童安全為使命

相關新聞

高中職完全免試入學放榜 錄取7588人、錄取率93%

114學年度高中職完全免試入學今天放榜,今年報名學生總計有8117人,錄取人數計7588人,總錄取率為93.48%。但教...

校園「手機禁令」9月上路!遭質疑丟包給學校 鄭英耀:教育部沒有推責任

教育部長鄭英耀昨天宣布,高中以下學生入校後手機集中管理規定,將於9月新學期開學後上路,至於要以何種方式,尊重各校訂定模式...

大學性平會 1人負擔8千學生

性平法實施將邁入第廿一年,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針對大學性平課程開設、性平會組成和量能進行調查,發現校園性平會的遴選標準、...

教部爭取特別預算 大專若申請補助須3年不漲學費

行政院規劃新台幣4100億元特別條例草案,教育部今天說,如果獲分配200億元挹注高教,將運用部分經費緩解大學辦學成本壓力...

施比受更有福 台南9學生獲青少年志工菁英獎

台南二中學生施卉軒榮以及其他8名學生多年來投入志工服務,關懷弱勢,獲選第25屆「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今天在南市府接受...

故宮7案預算全數解凍 但須對「新故宮計畫」提書面報告

立院教委會今天處理故宮114年度預算凍結項目共7案,中午全數解凍,但要求故宮必須針對新故宮計畫的23個預算提案,在一個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