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的文人!作家、資深媒體人彭歌百歲辭世 「三三草」膾炙人口

資深媒體人和作家彭歌百歲辭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邱麗玥攝
資深媒體人和作家彭歌百歲辭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邱麗玥攝

資深媒體人和作家彭歌(本名姚朋)六月卅日辭世,享嵩壽一百歲。夫人陳瑛儒將為他在台北市聖家堂擧行追思彌撒,時間未定。文訊總編輯封德屏表示,彭歌能寫能譯,兼擅小說、散文和評論,在新聞界和藝文界都具重量級地位,是全方位的文人。

彭歌籍貫河北宛平,一九二六年生於天津。曾獲國立政治大學和美國伊利諾大學兩校新聞學碩士。初任職新生報,擔任總編輯和副社長,後在中央日報任總主筆、社長和發行人等職務,在香港時報董事長任內退休。

彭歌兼擅小說、散文和評論。他在聯合報副刋撰寫的「三三草」專欄,膾炙人口。另有長篇小說「落月」等六本,中篇小說「歸人記」等三本,短篇小說「道南橋下」等九本,散文「成熟的時代」等四十六本,論述「文學與社會」等九本,傳記「徐錫麟」等兩本,翻譯「天地一沙鷗」等八本。著作總計八十三本,可謂著作等身。

封德屏表示,一九五○年代聶華苓舉辦「春臺小集」,邀請殷張蘭熙、高陽、林海音、何凡、琦君、柏楊、王藍等作家定期聚會,談文論藝間寄寓理想。彭歌也是其中的一分子,他將文友的交往寫成「憶春臺舊友」一書,搭配照片與書信往來,寫活了那個時代的文人。晚年他還與黃天才、劉昌平、郭嗣汾、鐘鼎文等人組成「九老會」,定期聚會臧否時事、感懷故人。封德屏也曾受邀參加,見證那一代文人的優雅風流。

彭歌是文學的重量級推手。封德屏回憶,那個年代的出版社只要請得動彭歌寫書評,新書馬上二刷。他也是翻譯高手,某次林海音到彭歌新家拜訪,他告訴林海音,這間房子是靠翻譯「權力的滋味」版稅買的,幽默表示「出版社是我的恩人」。封德屏三個月前曾邀彭歌餐敘,可惜未見到面,沒想到竟是永別。

文學 小說 專欄

延伸閱讀

2025第五屆台灣房屋親情文學獎,3/31截止!

用小說整理人生 阮慶岳「銀波之舟」奪聯合報文學大獎

詩人「詹冰全集」出版 外孫蔡其昌:感受到政治人物的渺小

影/《詹冰全集》出版 卓榮泰:台灣文學里程碑

相關新聞

作家、資深媒體人彭歌 百歲辭世

資深媒體人、作家彭歌(本名姚朋)六月卅日辭世,享壽一百歲。其夫人陳瑛儒將在台北市聖家堂舉行追思彌撒,時間未定。文訊總編輯...

全方位的文人!作家、資深媒體人彭歌百歲辭世 「三三草」膾炙人口

資深媒體人和作家彭歌(本名姚朋)六月卅日辭世,享嵩壽一百歲。夫人陳瑛儒將為他在台北市聖家堂擧行追思彌撒,時間未定。文訊總編...

第3屆文策院院長出爐 王敏惠:帶領文策院朝產業規模化與國際化前進

文策院今日召開第三屆第一次董事會,會中一致通過新任院長任命案,由資誠會計師事務所(PWC)副總經理王敏惠擔任院長,8月1...

香甜鳳梨入雞湯還變面膜 青農注創意為大林鳳梨拓生機

嘉義縣大林鎮第三代青農簡銓佑,從小看著阿公簡慶煌在鳳梨田裡揮汗耕作,滿車香甜的鳳梨卻賣不到好價錢,讓他決心返鄉改變這一切,投入高成本種植鳳梨,成立自有品牌,研發鳳梨苦瓜雞湯罐頭、面膜及冰淇淋等產品,以創意為大林鳳梨打出口碑。

照片看歷史/1961年基隆外港擴建開工 按鈕爆破水柱

1961年7月1日,基隆外港擴建工程開工典禮,上午9時30分在基隆港30號碼頭舉行,由時任港務局長徐人壽主持,省交通處長譚嶽泉按鈕爆破,中外來賓四百餘人應邀觀禮。 港務局長徐人壽致詞表示,由於近十年來基隆港吞吐量激增,曾於1954年開始擴建外港,增建30號碼頭及萬噸散裝穀倉,再於1958年增建5000噸包裝倉庫及6000噸雜貨倉庫,但根據目前的業務繼續激增,預計5年內再度達到飽和點,故再擴建外港,以配合第三期四年經濟建設計劃的實施。

為何不納原基法? 原民會:平埔族損失有時遠超原民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審查「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多位立委關注為何要另立專法,不納入原住民族基本法體系,是否有大小眼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