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輔導量能不足迎曙光 竹市府:已修相關規程加強輔導人力配置

新竹市因應少子化,部分小學班級數減少,新竹市議員施乃如指出,多所小學因減班而被迫縮編行政組織,導致專業輔導人力流失,為避免輔導業務被迫與教學兼任而影響服務品質,她去年即建議市府修正相關規程,終於在今年迎來曙光,修正後的規程重點包括增設輔導室編制及設特教組編制、全校組織將由原本「3處室8組」擴編為「4處室9組等,如此可確保輔導業務獨立,減班不再影響專業輔導量能。
施乃如說,她去年6月定期會質詢時就呼籲市府正視校園輔導量能不足問題,建議修正「新竹市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組織及員額編制規程」,並比照北市、桃園、台南、苗栗等縣市,放寬輔導室設置標準,讓輔導業務能獨立運作。
施乃如指出,過了將近一年,市府終於今年正式發布修正案,包括將原本沒有的11班至24班國小正式設置輔導室、若設有1班以上特教班,輔導室可增設特殊教育組、全校組織將由原本「3處室8組」擴編為「4處室9組。如此可讓全市學生在情緒與心理支持上有更穩固的保障。
教育處指出,為提升國中小學生在情緒與心理健康方面的支持品質,教育處修正「新竹市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組織及員額編制規程」,加強輔導人力配置,提升校園輔導服務量能。113學年度起針對全市11至24班的國小,增設輔導室主任及外加一位組長,將原先3處8組的行政架構,擴編為4處室9組,並於114學年度修正實施「新竹市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組織及員額編制規程」。
另外,為配合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專任輔導教師合聘制度,使竹市尚未配置專任輔導教師的學校亦能獲得輔導資源,教育處自114學年度媒合朝山、南隘、大湖、港南、茄苳及華德福(小)等六校合聘專任輔導教師。
教育處表示,過去中小型學校僅有學務主任與三位組長分擔學生事務及輔導工作,隨著校園心理健康議題日益受到重視,面對校園霸凌防制、性別平等教育、學生獎懲與申訴等多元業務,常因人力不足導致行政負擔沉重、教師兼任意願降低,進而影響校務運作。
此次修法,在於讓輔導室從制度面獲得更完善的保障,落實「簡政專業分工」的理念,讓行政簡化不再影響輔導量能,同時提升輔導人員的專業自主性與服務效能,並提高輔導教師或專業人員的配置比例,讓學生在面臨情緒困擾、人際衝突或心理健康議題時,能夠獲得即時且具品質的支持。
▪青鳥發文「幫台大反核」惹怒同校生 開嗆小丑:憑什麼代表我
▪龍年紅利已過 教育部統計:國小生人數估118學年跌破百萬
▪北市幼兒園爆虐童 家長控:孩子遭綁雙手、逼吞食還塞進櫃子裡
▪私立大學「程度差不多」排名有意義嗎?網點8所老牌名校:看科系
▪繁星錄取被取消...台中女學霸9天考回台大醫 校友誇創百年紀錄
▪9個月沒放假勤動筆不空想 她考一次就拚上國營事業死亡之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