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玩越不快樂!兒盟調查出爐 8成兒少黏螢幕最愛看網路影片

兒童節將至,兒福聯盟今公布一份針對五至九年級學生進行的「2025年兒童休閒娛樂現況調查報告」,數據指出,在休閒時間運用上,兒少幾乎每天都進入網路世界,包括觀看網路影片(國小79.6%、國中83.3%)和玩遊戲(國小79.6%、國中76.6%),然而實體世界中的全身運動參與度偏低,顯示現代社會中,靜態、虛擬的娛樂正逐步主導兒少生活。
兒盟調查指出,國小與國中生的休閒活動以線上的靜態娛樂為主,例如觀看網路影片(國小79.6%、國中83.3%)和玩遊戲(國小79.6%、國中76.6%),這些久坐活動導致運動參與度偏低,隨著年齡增長,兒少對運動的興趣逐漸減少,從國小近六成(58.1%)降至國中不到半數(48.7%)。
此外,還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男生的運動參與比例普遍高於女生。休閒活動中運動的比例顯著下降且以靜態娛樂為主,但過長靜態活動恐埋下健康隱憂。
值得關注的是,調查發現運動能顯著提升兒少生活滿意度(達7.49分),有運動的兒少正向情緒顯著較高,負向情緒明顯較低;而靜態娛樂的滿意度較低,長時間遊戲(超過6小時者僅6.61分)甚至降低幸福感,孩子越玩越不快樂。
調查也發現,男生普遍偏好手機遊戲,比例高達9成,其中國小生最喜歡玩《機器磚塊Roblox》,其次是《蛋仔派對》與《傳說對決》。然而《機器磚塊 Roblox》、《傳說對決》屬輔12級,含暴力、血腥或戀愛交友元素,未符合分級制度中適合國小生使用的內容,尤其是《機器磚塊 Roblox》已成為小學生的熱門社群平台,該遊戲因出現性相關與暴力遊戲內容,並曾發生性剝削及誘騙未成年人事件,加上監管不足,屢屢引發熱議與家長擔憂,顯示分級問題不容忽視。受電玩與實況文化影響,調查兒少常追蹤的YouTuber,前幾名多與遊戲相關,包括「有感筆電」與「阿神」等;動畫則以《蠟筆小新》最受歡迎。
另一方面,女生則傾向觀看YouTube、短影音與聽音樂,尤其熱衷追星。K-POP風潮持續影響校園。數據顯示,國小女生追星比例達43%,遠高於國小男生的4.5%;國中女生比例降至32.8%,仍顯著高於國中男生的3.6%。這些差異反映在休閒選擇上性別有明顯的分化。
數據也指出,國中生比國小生更依賴社群媒體,38%需長時間使用才滿足,甚至因長時間使用後導致身體不適(國中生30.2%、國小生20.4%)。即使無特別需求,仍有超過半數的國中生(51.9%)和四成以上(40.2%)的國小生忍不住滑手機,顯示兒少對社群媒體的高度依賴性。
年齡差異上,國小生偏好TikTok(抖音),國中生則多用IG。令人擔憂的是,每5位國中生就有1人因無法使用社群媒體而感到煩躁,影響專注力與情緒穩定。
兒盟強調,透過合理控管手機與積極推廣運動,將休閒轉化為孩子成長的活力泉源,今年兒盟再次發起「Kids Hz!2025兒童節玩樂會」,提供孩子們多元的實體互動體驗活動,鼓勵家長陪著放下手機,走出數位世界。活動將於12日(六)在淡水公八防災公園、26日(六)在屏東縣立體育館舉辦,包含趣味闖關、舞台表演與集章換限定禮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