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氣勢不如上回…藍營支持者相約北檢外 大唱軍歌「夜襲」撐場面

美2歲童失蹤!荒野中獨自行走11公里 陌生牧場犬「一路護送」助團聚

注意!彰化縣17所學校前限速30公里 上下學時段超速將受罰

彰化市民生國小前的民生路路面畫有限速30公里標示,駕駛人在上下學時段超速將吃罰單。記者劉明岩/攝影
彰化市民生國小前的民生路路面畫有限速30公里標示,駕駛人在上下學時段超速將吃罰單。記者劉明岩/攝影

為強化學童通學安全,彰化縣政府針對縣內17所學校四周150公尺內的通學區,以「降速路段標示」、「綠底行穿線」及「行穿線照明設置」三大主軸,陸續辦理校園周邊人行空間改善工程,在上下學時段限速30公里,駕駛人如果超速將被舉發。

彰化縣政府交通處表示,縣府是依據交通部「校園周邊人行空間改善參考指引」,辦理通學區改善,範圍為學校四周150公尺內,針對縣道為主的路段,結合教育部盤點及學校實際需求,優先納入規劃改善,以「降速路段標示」、「綠底行穿線」及「行穿線照明設置」三大主軸,同步進行校園周邊設施強化,期能提升用路人對學區的警示效果,有效降低事故風險。

交通處表示,今年盤點辦理通學區周邊人行空間改善的17所學校,分別是彰化市民生國小;員林市員林高中、靜修國小;和美鎮和美實驗學校、和東國小、新庄國小;鹿港鎮鹿港高中、鹿鳴國中;溪鎮鎮溪湖高中、成功高中;二林鎮二林國小、新生國小;線西鄉線西國小;田中鎮明禮國小;北斗鎮北斗國小、溪州鄉大莊國小;田尾鄉田尾國小。

縣府陸續在學校附近的周邊道路設置「通學區起(終)點標誌」,幫助駕駛人更清楚辨識通學區範圍,並設定上午7時20分到7時50分、中午11時50分到12時30分、下午3時50分到4時20分三個時段,進入通學區務必依速限慢行,隨時留意兒童與行人。

縣警局交通隊指出,所謂的「降速路段標示」,是在通學區的路面畫設限速30公里標示,主要是針對上下學時段,如果駕駛人違反規定,可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開罰,機車是1200元起跳,汽車1600元起跳,行車速度只要超過規定的最高時速40公里以上,即以危險駕駛舉發,除處1萬2000元至3萬6000元罰鍰外,還要吊扣汽(機)車牌照6個月,還要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如果不按時繳送還會被註銷車牌。

彰化市民生國小前的民生路路面畫有限速30公里標示,駕駛人在上下學時段超速將吃罰單。記者劉明岩/攝影
彰化市民生國小前的民生路路面畫有限速30公里標示,駕駛人在上下學時段超速將吃罰單。記者劉明岩/攝影
彰化市民生國小前的民生路路面畫有限速30公里標示,駕駛人在上下學時段超速將吃罰單。記者劉明岩/攝影
彰化市民生國小前的民生路路面畫有限速30公里標示,駕駛人在上下學時段超速將吃罰單。記者劉明岩/攝影

校園

延伸閱讀

民眾黨彰化縣黨部主委由藍營政二代接任 溫宗諭證實了

周遭路網打造通學區 北市:各區規畫一處作示範

醫師超速20公里被開罰1800 提告主張孕婦要生了趕接生

台66線大貨車速限調整 桃警取締超速最高罰3.6萬元

相關新聞

屏東偏鄉小校水泉國小女籃奪冠 不忘帶上月琴表演恆春民謠

屏東縣恆春鎮水泉國小全校僅35名學生,學校發展籃球、恆春民謠,學生們今年3月參加2025全國籃球錦標賽U12女子MINI...

難怪大家不喜歡數學...他分享國小低年級「超難算式題」:誰解得出來?

國小低年級的數學題你解的出來嗎?一名男網友分享「國小低年級資優班」數學題,題目中展示著一個直式加法算式:「丙乙+丙甲=甲乙丙」,試求甲、乙、丙分別是多少?」,此問題難倒一堆網友,紛紛直呼:「難怪一堆人不喜歡數學」。

學務主任慘了!用束帶綑綁國小男童手腳 桃教育局要罰

桃園傳出國小男童因在校情緒不穩,手腳遭學務主任用束帶綁在椅子上,引發議論,網友紛紛表示「太誇張」;教育局初步調查,該主任...

國二女不玩抖音遭霸凌!求助班導更慘 母淚崩「女兒被當異類」只能轉學

短影音成全球大勢,抖音更是不少台灣青少年的愛用社群。一名母親近日卻在Dcard淚訴女兒竟然因為不玩抖音遭排擠。荒謬又心疼的她為了女兒只能幫轉學。原PO坦言「真的很心痛」,更無法理解為什麼僅僅只是女兒和同學的興趣不一樣,就會被當成異類對待。

基隆國小、高中教師甄選157缺額 代理年資納入加分留才

雖然受到少子化影響學生數逐年降低,但近年來因為教師流動率高及退休者多,基隆市今年國小教師甄選開出136個缺額,3所市立高...

桃園某國小男童遭學務主任束帶綁手腳一上午 教育局證實:有通報

桃園某國小傳出男童手腳遭束帶綑綁,消息在網路曝光,矛頭指向學務主任所為,不少人直呼「太誇張」,鼓勵直接提告;桃園市教育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