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清算非對付在野好辦法」 陳水扁曝大罷免若成功最後悔的人是他

川普緊張了?疑憂關稅戰釀供應鏈危機 擬找這些人救火

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登場 全台唯一穹頂劇場進駐清大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表示,台積心築藝術季從4月19日起到6月20日,為期3個月,將跨新竹、台中及台南共有70場演出。記者黃羿馨/攝影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表示,台積心築藝術季從4月19日起到6月20日,為期3個月,將跨新竹、台中及台南共有70場演出。記者黃羿馨/攝影

「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今在清華大學台積館前大草坪的C-LAB穹頂劇場登場,今年以「A.I.-Art&I」為主題,首度與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及清大藝術文化總中心美術館合作,並將全台唯一移動式戶外沉浸式體驗劇場「C-LAB穹頂劇場」移展到清大台積館前。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指出,台積心築藝術季迄今進入第22屆,每年都力圖求新求變,今年應運全球討論熱潮,以AI作為主題,結合高科技沉浸式體驗劇場,播放國內外數位創作者的優秀作品,希望透過這樣的結合,讓民眾對於科技藝術的喜愛,除科技藝術,今年藝術季也涵納古典及跨界的展演。

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彭俊亨說明,座落在台北舊空軍總司令部的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穹頂劇場已移到新竹,搭配25.4聲道的環繞音場,提供數位藝術創作的場地,將安排播放9部影像作品及2部現場劇場演出,精采可期。

清大副校長張祥光也提到,清大期透過藝術行動,在校園中發芽、茁壯,激發更多產官學之間的跨領域的對話,讓文化的種子深植校園、永續發光。近期美術館、文物館、文學院將陸續完工啟用,期待在不久的未來,清大南校區將會成為一片人文薈萃。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表示,台積心築藝術季從4月19日起到6月20日,為期3個月,將跨新竹、台中及台南共有70場演出,包括雲門舞集及艸雨田的舞蹈表演,還有大提琴巨星卡普松和新世紀浮世繪及鋼琴巨星趙成珍等音樂演出。

此外,戲曲部份則有國光劇團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青春版及台北木偶劇團的水鬼請戲,更有文學家簡媜帶大家漫遊古典森林之旅,相關活動內容、時間場次、地點及購索票資訊可洽網址https://www.tsmc-foundation.org/art-festival/2025/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指出,今年應運全球討論熱潮,以AI作為主題,結合高科技沉浸式體驗劇場,播放國内外數位創作者的優秀作品。記者黃羿馨/攝影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指出,今年應運全球討論熱潮,以AI作為主題,結合高科技沉浸式體驗劇場,播放國内外數位創作者的優秀作品。記者黃羿馨/攝影
「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今在清華大學台積館前大草坪的C-LAB穹頂劇場登場,今年以「A.I.-Art&I」為主題,結合全台唯一高科技沉浸式戶外體驗劇場。記者黃羿馨/攝影
「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今在清華大學台積館前大草坪的C-LAB穹頂劇場登場,今年以「A.I.-Art&I」為主題,結合全台唯一高科技沉浸式戶外體驗劇場。記者黃羿馨/攝影

劇場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 清大

延伸閱讀

清大學生再擺攤收二階連署 綠議員聲援強調公民權

清大驚見罷免連署站?學生號召校內收件惹議 校方回應

傳1床位2萬元?清大2校區宿舍混抽 校方:公平對待學生

清大副教授詐領研究費補助40萬遭判刑 法官:貪圖小利

相關新聞

少子化6年一貫高中學校受歡迎 嘉縣立永慶、竹崎高中國中部招生爆滿

少子化,嘉縣市公私立高中職因國中畢業學生來源減少,搶學生1年比1年競爭,又升大學管道多元,學生不擔心沒大學可讀,嘉義縣立...

台藝術家王文志「擁抱小豆島」登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是亞洲著名的藝術季,每屆都吸引近百萬人次參訪,本屆計有37個國家地區256件作品參展。文化部駐日台灣...

李遠:拼明年辦金繪獎 擬推得獎者「下一本作品」獎勵

文化部長李遠今在「閱讀.腦內飛」活動開幕式提到,現行有金鼎獎、金典獎、金漫獎,就少鼓勵繪本創作的「金繪獎」,文化部將積極...

南投縣政府暑期工讀提供64個職缺 月薪達27.4K

南投縣大專院校青年暑期工讀機會來了,南投縣政府開出72個公部門工讀機會,不用工作經驗便可到縣府工讀,月薪2萬7470元,...

新北瑞芳國小健康路跑YES I CAN 千人完成創舉

瑞芳國小健康促進路跑,今(18)日上午於學校操場,在校長鄭益堯、家長會長莊志偉、瑞芳區區長楊勝閔及多位民代還有里長帶跑下熱鬧登場,今年路跑新增幼稚園組1.5公里,全校親師生及家長共1200多人參加,再創歷年來人數之最,可見此活動深受親師生、家長及社區的支持與回響。

跨越太平洋的友誼 美國聖約翰預校參訪桃園南崁高中

美國麻薩諸塞州的知名私立男校St. John’s Preparatory School(暫譯聖約翰預科學校),今天參訪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