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欽點身價上看6億 郎世寧「青羊圖」為何鬧雙胞

香港蘇富比宣布將拍賣乾隆時期義大利籍宮廷畫家郎世寧與中國宮廷畫家金廷標合繪的「青羊圖」。此畫是清史中最著名的雙胞胎畫作之一,象徵清宮藝術「中西合璧」的精彩過程。一幅由台北故宮典藏,一幅沉寂近百年後首登拍場,5月7日於香港蘇富比香港亞洲藝術周單一拍品專場上拍,估價6000萬至1.5億港幣(約2.5億至6億台幣)。
將蘇富比即將拍賣的這幅青羊圖,與故宮典藏的「清郎世寧畫青羊」比較,會發現兩圖的結構、筆法非常類似,都是兩隻青羊在深山幽澗中,一隻跳躍、一隻徐行,就連畫中乾隆的御製詩也是同一首。乍看一模一樣的兩幅畫,落款的畫家卻不一樣,故宮典藏的青羊圖是「臣郎世寧恭繪」、蘇富比這幅則是「臣金廷標恭繪」,兩人是清宮中的畫家同事,都是乾隆的愛將。
根據清宮檔案,乾隆24年,乾隆先後傳旨要求郎世寧畫繪製「火雞圖」與「青羊圖」,原本是要掛在北海的「畫舫齋」當裝飾牆壁的「貼落畫( 如壁紙般的圖畫)」。但乾隆看到成品後非常滿意,捨不得貼在牆上當壁畫。因此七個月後,又傳旨金廷標「用白絹照尺寸另畫兩張」,打算採用金廷標的青羊圖與火雞圖裝飾畫舫齋,郎世寧的火雞圖與青羊圖則裱褙珍藏。
多年後,清宮珍藏的郎世寧青羊圖隨著國民政府來到台灣、典藏於故宮,而掛在畫舫齋的金廷標青羊圖推測在八國聯軍時流出清宮,輾轉由美國藏家收藏。
不過,金廷標的青羊圖與郎世寧的青羊圖實在太相似了,讓人懷疑這兩幅畫根本是同一位畫家所畫。北京故宮和台北故宮的研究員對此持不同的看法,故宮研究員邱士華在專文「清高宗集大成訓練課程—複製『青羊』」中,認為金廷標所繪的青羊圖由他一人完成,但是在乾隆的要求下「致意」郎世寧的青羊。乾隆多次要求宮廷畫家臨摹郎世寧的畫,希望讓中國畫家透過臨摹,一筆一畫學習西洋畫家的描繪技法,達成乾隆「集中西大成」的理想,而金廷標是其中佼佼者。
但北京故宮研究員聶崇正卻認為,兩幅畫的青羊都是郎世寧所繪。畫中動物歐洲風味濃厚、具立體效果,其畫法與寫實度明顯是郎世寧手筆,金廷標則負責製山羊背後的山石背景。2017年,一幅署名「金廷標恭繪」的火雞圖,在北京保利拍出逾台幣3億的價格。畫中的火雞,羽毛所富有的光感和質感,並非當時才入宮三年的金廷標所能從「同事」郎世寧畫中習得。
聶崇正因此推測,署名「金廷標恭繪」的青羊圖和火雞圖,應是金廷標與郎世寧合繪。郎世寧負責拿手的動物寫實畫,金廷標負責當背景的山水風景,兩人各取所長、中西合璧互補創造出宮廷畫的新高度。他在專文「郎世寧繪畫中的雙胞胎現象」中指出,金廷標和郎世寧曾多次合作繪圖,但常發生只署名一個人的現象。
至於乾隆皇為何要將「青羊圖」和「火雞圖」湊成一對呢?乾隆年間興建的畫舫齋不在紫禁城內、而是在北海內,既是乾隆皇靜修養性之地,也作為接見外使之地。羊有「吉祥」之意,雞也被視為避邪的吉祥物,乾隆把「火雞」和「青羊」 擺在一起,寓意「大吉,祥和」。而青羊象徵邊疆與新疆回部各派首領,「青羊圖」上的御製詩,藉著對青羊的描述,隱喻大清帝國征服西域的過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