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上訴法院同意暫緩貿易法院判決 川普關稅政策暫時恢復

基隆某國中營養午餐學生打菜驚見「小強」 議員憂食安疑慮

基隆某國中營養午餐學生打菜驚見小強,議員憂食安疑慮。圖/教育處提供
基隆某國中營養午餐學生打菜驚見小強,議員憂食安疑慮。圖/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某國中學校午餐外訂團膳主菜出現蟲體事件,學生在5月19日午餐時段打菜發現日式雞丁有整隻蟑螂的蟲體,馬上通知老師後,學校更換備餐供學生用餐。議員陳宜表示,營養午餐出現異物應加強管控。市府表示,學生午餐異物基市府即時處理,將再加強跨縣市聯合稽查。

陳宜今天質詢指出,基隆某國中營養午餐日前出異物,食安問題再令人憂心,面對營養午餐的把關教育處沒有積極作為。除了食品衛生安全以外,還有營養師的把關也很重要,基隆市人數多的幾個大校尚未聘足營養師,有的學校共用營養師,要怎麼讓家長對營養午餐放心,連人力都不足要怎麼把關食品安全?

教育處長徐嬿立表示,學生午餐異物基市府即時處理,將再加強跨縣市聯合稽查。

教育處調查,該學校午餐得標廠商為新北市團膳公司,學校當下安撫學生及更換備餐,依規通報教育處,教育處接獲通報後,即前往學校了解狀況,當日通知衛生局處理。

經查蟲體完整,可能為烹煮後運起鍋、運送、暫存至學生用餐時皆有蟲體入侵風險,已於當日由教育處及衛生局到校釐清餐桶運送過程,後續通報新北市衛生局到廠稽查衛生情形。

教育處說,學校於當日召開臨時午餐會議,符合契約違約記點標準對廠商記點,並請業者到校說明及提出改善措施。

基隆市衛生局依食安法及食品良好作業規範準則對學校環境稽查,並由新北市衛生局對廠商稽查,以釐清蟲體掉落的可能風險和責任歸屬,市府視釐清結果,如為廠商責任,則依基隆市學校午餐自治條例處以罰鍰,並同步要求學校持續加強維護環境清潔。

議員張顥瀚也指出,還有其他學校也有發生異物的狀況,有石頭、豬毛、玉米蟲等,未來應加強稽查、主動出擊,不能重複發生異物的狀況,有不良紀錄的要加強稽查力道。

市長謝國樑表示,會加強食安的稽查,為基隆學童的營養午餐好好把關。

教育處表示,基市學校午餐聯合稽查計畫規定,每年2次針對學校午餐食材供應商及團膳廠商之不定期稽查,由市府教育處偕同產業發展處、政風處、動物保護防疫所、縣市所轄衛生單位及Haccp食安衛生專家學者辦理,發生重大食安事件並增加稽查次數及後續追蹤;稽查結果並函送報告至各校,列入後續招標評選之依據,未來也再加強跨縣市聯合稽查機制,共同為學生午餐把關。

衛生局 基隆

延伸閱讀

金門金城國中試題惹議 議員促檢視學校審題機制

影/基隆八尺門婦人漂海面 海大學生協助救人…惜已亡

台東虐童案延燒議會 家屬拉布條要求教育處長下台

台2線基隆段酒駕開車撞護欄烏龜翻 34歲男自行逃出被送醫

相關新聞

雄中畢業歌揭曉!爆紅洗腦神曲奪冠掀話題 釣出一票校友:太有才

隨著畢業季到來,各校畢業歌也成關注焦點。高雄中學畢業歌曲票選結果日前正式揭曉,今年代表畢業生心聲的熱門歌曲,最終由日本《Love Live! 學園偶像計畫》旗下限定組合AiScReam的爆紅洗腦神曲〈愛♡スクリ~ム!〉(露比醬~嗨~)拔得頭籌。投票結果不僅讓動漫迷振奮,也在社群媒體上掀起熱烈討論,不少網友直呼「露比醬太可愛」、「這屆學弟太有才」。

會考才落幕…補習班已額滿!一堆人無縫備考數資班 家長憂兒未來:高中能不補習嗎

國中教育會考已於18日落幕,不少考生們趁著6月6日成績公布前大玩特玩,紓解讀書壓力,不過也有孩子考完不到一星期的時間,就已經去補習班報到,準備考數資班了,讓家長一方面覺得太誇張,一方面也開始擔心自家孩子的未來。

藝術家攜鼓隊學童參與繞境 藝術融入宗教增添新氣象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在淡水也是清水祖師繞境活動的開始,而這場年度大活動,由打擊樂藝術家黃淨偉,今年要帶領淡水各國小學校的鼓隊學童,並與南北軒社一起要在繞境隊伍當中來進行演出與繞境,有10位的成員以及淡江大學約20多位的大學生一起共同參與,學童們從平時就開始不斷練習,他們對從過去的觀眾身分到現在變成要參與其中,也感到相當開心。

臺北市開創技職教育新世代 五大創新政策打造人才培育典範

為厚植專業技術人才實力,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113年6月1日成立「技職教育科」,推動五大創新作為,拓展升學管道、聚焦新興科技融入、打造智慧化實習工場…

苗縣偏鄉小校僑文國小被整併 原校舍將標租盼活化

苗栗縣西湖鄉人口老化嚴重,鄉內僑文國小一年級更無新生,新學年度確定整併入附近的西湖國小,未來原校舍如何活化引發關注;對此...

影/苗栗中小學生學力檢測登場 打造精準教學支持系統

苗栗縣114年國中小學生基本學力檢測上午舉行,全縣147所公私立國中小三至八年級共2萬8551名學生統一進行國語文、英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