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電漿技術」也能用於醫療、美容!專家解析應用原理與優點

提到電漿,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電漿電視,但其實電漿的應用範圍廣泛,從日光燈、霓虹燈,到自然界中的閃電、北極光,都與電漿有關。我們熟知物質的三態:固態、液態與氣態,而電漿則是「物質的第四態」。當氣體被加熱到極高溫度或者處在高能電場內,電子被剝離出來,使得氣體成為由帶電粒子組成的電漿態。這種帶電的特性,使電漿擁有獨特的物理與化學特性,並被廣泛應用在科技與醫療領域。
電漿是一種高能態物質,包含自由電子、離子、中性原子與分子。在高溫或強電場的作用下,氣體分子會被電離,釋放電子並形成帶電粒子。這些帶電粒子能夠產生強大的電場與磁場,使電漿具有高度的導電性與活性。
電漿的基本特性:
・帶電性:電漿中的帶電粒子可以響應外部電場與磁場,並影響其運動方向。
・能量釋放:透過電子的碰撞與重組,電漿可產生不同波長的電磁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線與X射線。
・活性分子:電漿中的活性氧(ROS)與活性氮(RNS)能夠破壞微生物結構、促進化學反應,並影響生物細胞行為。
這些特性讓電漿在半導體製造、材料表面處理與環境淨化等領域發揮關鍵作用。例如,在半導體製造中,電漿蝕刻技術可實現高精度的電路圖形製造;在材料表面處理方面,電漿可用於提升塑料、金屬與玻璃的表面能,增強塗層或黏合劑的附著力;而在環境淨化上,電漿降解技術能有效分解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降低污染排放。
電漿類型與特性:
冷電漿和熱電漿是兩種不同的電漿狀態,主要區別在於它們的溫度、能量分佈以及應用領域。熱電漿的溫度通常非常高,達到攝氏數千甚至數萬度。這使得熱電漿中的電子、離子和中性粒子的能量都處於相同的熱平衡狀態。由於溫度高,熱電漿中的電子擁有較高的動能,通常會導致強烈的光輻射和化學反應。這使其在金屬熔化、焊接、材料處理等高溫工業過程中有廣泛應用。相對而言,冷電漿的特徵是溫度較低,其中的重粒子(如中性氣體分子和離子)溫度相對較低,只有電子的溫度較高,甚至運用於醫療領域的冷電漿,整體溫度小於攝氏40度,由於冷電漿的粒子能量較低,它不會對周圍材料造成高溫損傷,因此能應用於醫學與美容領域。此外,冷電漿具有較高的化學活性(ROS與RNS),能夠進行材料表面改性、消毒、殺菌等。
電漿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
電漿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尤其是「冷電漿技術」(Cold Atmospheric Plasma, CAP),其低溫特性使其成為安全、無創的新型醫療工具。
・傷口修復與感染控制:研究顯示,冷電漿可有效殺滅細菌、病毒與真菌,減少感染風險,加速傷口癒合。醫療機構已開始使用電漿技術來消毒傷口,並降低抗生素的使用。
・癌症治療:CAP可誘導癌細胞凋亡,同時刺激免疫系統識別與清除癌細胞。與傳統放射治療相比,電漿療法對正常細胞的影響較小,副作用更低。
・生物醫材應用:電漿技術可優化醫療器材的表面特性,如提升人工關節與假牙的黏合力,防止細菌附著。過去假牙需要透過黏著劑把陶瓷部位與鈦合金部位黏合,但這樣的黏合效果並不好,經常會脫落,如果在黏合前經過電漿處理,就能夠有效固定,大幅減少脫落的情形。
・美容與皮膚治療:透過電漿技術,能夠刺激膠原蛋白增生、改善皮膚彈性,使其應用於抗衰老與皮膚修復領域。此外,電漿可提升皮膚對外泌體與保養品精華液的吸收,增強護膚效果。
電漿技術的創新應用與市場突破
電漿技術在醫學與美容領域的應用日益成熟,其中,電漿噴射(Plasma Jet)與介電質阻擋放電(DBD)兩項技術尤為關鍵。智必立生醫深耕這兩大技術,並擁有相關專利技術,致力於開發高效、安全的電漿設備,為醫療與消費市場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電漿噴射透過高壓電場使氣體電離,產生可遠距輸出的低溫電漿流,能夠精準作用於傷口或病灶區域,避免直接接觸皮膚,降低感染風險。其釋放的ROS與RNS能夠有效殺菌、促進細胞修復,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傷口治療、慢性潰瘍護理、燒燙傷修復,甚至在牙科與皮膚醫學領域也展現出極大潛力。目前,智必立生醫正積極開發電漿噴射設備,未來將進一步拓展至臨床醫療應用。
相較之下,DBD技術需與皮膚表面接觸,內建的介電層可防止電流穿透人體,使其使用過程更加安全。DBD技術擅長於大面積肌膚護理,能夠提升護膚品的吸收效果,刺激膠原蛋白增生,改善皮膚彈性。智必立生醫已成功推出搭載獨特DBD技術的家用電漿美容設備,並獲得市場高度評價。與市售電漿設備相比,智必立生醫的DBD設備更具輕便攜帶化的優勢,可於家居環境安全使用,並展現出令人驚艷的護膚效果。此外,DBD技術也能應用於醫療器材消毒、環境淨化與水處理,顯示出其在健康與環保領域的廣泛潛力。
智必立生醫不僅專注於技術創新,更重視產品的實用性與市場需求。未來,公司將持續推動電漿技術的應用,讓這項尖端科技從專業醫療擴展至日常護理,為消費者帶來更便捷、高效的健康解決方案。(整理/林又旻)
【專家解惑】
疑惑1:冷電漿的活性氧與活性氮對身體有害嗎?
許多人擔心ROS與RNS對身體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其實,這些物質在適當濃度下能夠促進細胞再生、殺滅細菌,但若濃度過高則可能對細胞造成傷害。因此,冷電漿治療的關鍵在於精準調控劑量與作用時間,以確保安全與有效性。
疑惑2:生活中通常會如何應用冷電漿呢?
當冷電漿應用在生活中時,最常見的就是皮膚保養。目前已經有實際上的功用,包括:
・肌膚緊實與再生:電漿可以促進膠原蛋白和纖維母細胞增生,進而改善皮膚彈性,讓肌膚看起來更加緊緻、年輕。
・美容效果:電漿技術跟傳統雷射或音波拉皮相比,更能深入皮下組織,且不會對表皮造成損傷,副作用更低,安全性更好。
・改善微循環:冷電漿可促進皮膚微血管擴張,提高血流量,增強細胞營養供應與代謝。
・提高保養品的吸收率:電漿能暫時破壞表皮細胞阻隔,顯著提高皮膚對活性成分(如維生素B3)的吸收效率,甚至不需要使用注射或微針,就能讓活性成分深入真皮層。
疑惑3:冷電漿在再生醫學領域扮演什麼角色?
冷電漿在再生醫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在外泌體的調控上。冷電漿可以促進細胞釋放更多外泌體,這些外泌體攜帶生長因子、蛋白質和RNA等分子,對細胞間的訊息傳遞、傷口癒合和組織修復具有關鍵作用。
此外,冷電漿處理還能改變外泌體的組成,進而影響其生物活性。例如,外泌體中的蛋白質和RNA組成可能得到調節,增強其促進細胞增殖、遷移和分化的能力,有助於加速組織再生。
冷電漿對外泌體的影響也包括免疫調節。這些處理過的外泌體可能減少過度的免疫反應,對於防止免疫排斥或促進自體修復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冷電漿不僅能提升外泌體的分泌量,還能改善其功能,成為再生醫學中促進組織修復和再生的有力工具。
・ 專 家 小 檔 案 ・
余柏毅
智必立國際生醫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兼技術長
台灣大學工學院醫學工程所博士。曾經擔任元智大學化材系兼任助理教授、明志科大材料系業界導師、經濟部A+ 計劃執行負責人。專長為組織工程、介面科學、醫療器材研發製造。
本單元獲智必立國際生醫科技公司贊助。由《科學人》團隊獨立採訪撰稿。
(本文出自2025.03.31《科學人》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