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旁邊太吵聽不到?試試「敲手指」讓你聽得更清楚

晴朗的早晨,喝上一杯咖啡,真的是美好的開始。但是隔壁桌的人說話很大聲,讓你聽不到朋友的說話,只能讀唇語猜個大概?別急著請朋友提高音量,或者要求隔壁桌的人小聲一點。你可以試試這招:用手指有節奏敲擊桌面,這種簡單的動作可能幫助你在這些環境中聽得更清楚。
手指敲擊的功用
根據發表在2025年4月《倫敦皇家學會會報B》中這項有趣的研究,如果你在聽人說話之前用手指輕敲,尤其是在有背景噪音的情況下,你的語音理解能力會明顯提高。也就是說,有節奏的手指敲擊能幫助大腦更好地處理語言,這項研究成果可能對語言學習和康復策略帶來重要啟發。
這項發現的觀點源自於,控制身體動作的大腦運動系統,在理解語言時具有重要作用。為了探討這種觀點,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進行三項實驗。他們召募了一群母語為法語的受試者,請受試者寫下自己聆聽到的單字。研究團隊讓每一位受試者在聆聽之前進行有節奏的活動,例如以不同的節奏輕敲或大聲朗讀單字。
在第一項實驗中,受試者在聆聽之前用慢、中、快的速度敲擊,結果發現中等速度(大約每秒1.8次)有助於清楚理解單字。在第二項實驗中探討敲擊是否有功用,他們請受試者聆聽有節奏的音樂,發現有跟隨音樂敲擊的受試者,語音理解能力明顯提高,只聽音樂不敲擊的受試者則沒有改變。在第三項實驗中探討大聲說話是否有助於理解,結果發現事先發出聲音,可增強理解語音的能力。
啟動大腦運動系統
上述結果顯示,無論是以個人節奏敲打還是跟隨音樂節奏進行敲擊,受試者在語句理解上表現得更好。他們能夠更準確辨識句子中的單詞,並且在背景噪音中進行更有效的語音處理。這些發現為運動系統在處理語音理解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證據,特別是在吵雜環境下。
這種技巧顯示了,運動系統在大腦語音處理過程中的重要功能。透過簡單的手指敲擊,可幫助我們在噪音中聚焦心神,也可能是語言學習和聽力康復的另一項新策略。因此,下次當你在餐廳裡聽不清楚對方說話時,不妨試試這個方法,跟隨著手指的節奏,你可能聽得更加清楚!
資料來源:Moving rhythmically can facilitate naturalistic speech perception in a noisy environment. Noémie te Rietmolen, Kristof Strijkers & Benjamin Morill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Vol. 292, Issue 2044, Article No. 20250354; April 2025.
(本文出自2024.04.14《科學人》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