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計畫終止釀醫學生名額爭議 學界:恐要其他大學「吐」名額出來

行政院日前邀集教育部、衛福部針對醫學生名額爭議協商,定調醫學系招生總名額維持1300人且需含國防部核定名額。對此,大學高層分析,清華等三校學士後醫,未來恐難增為一屆招35名;再者,若三校從公費轉自費則名額會突破1300門檻,難題落在教育部身上,還得看教育部是否順利協調其他學校醫學系,願分出一些名額。
日前教育部已發函清華大學、中興大學與中山大學等校,指三校學士後醫學系115學年招生,名額將從公費轉為自費,且名額從23名增為35名。但日前政院協調會上,除了定調總量管制1300個醫學生名額須含國防部名額外,三校招生名額仍須待醫學教育會及校長會議討論後,釐清調整方向與實際數額。
一名大學醫學系高層表示,該案的源頭是衛福部第二期「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只辦到114學年,沒有下一期,因此依該計畫辦理的三校公費生名額都會消失。而站在教育部立場,正常運作的科系沒有三、五年就關掉的道理,且三校辦理學士後醫已投入上億的建設和人力聘雇,教育部將公費名額轉自費,當年創系時也有見於書面,以該方案保三校學士後醫續存,否則是大大糟蹋教育資源。
該名高層表示,該案由行政院快速協調定調,評估是想先平息醫界聲浪、閃過大罷免。但總量管制1300又要加計國防部名額,若想依教育部規劃,115學年再加入三校名額就會突破上限,因此評估,先不會再讓三校調增名額。
且該名高層也指出,最大難題在於,即便不讓三校增加名額,也還有69個招生名額要容納。教育部只能盡量爭取,如國防部主責軍費生名額是否可不包含在1300內,再者,還要請其他學校醫學系願意分一些名額出來給三校使用,公立大學可能沒影響,但若要私立大學割捨名額,就沒這麼簡單了。
但這名高層也說,過去不是沒有「分名額」的案例,西半部某牙醫系當年設立,各校就收到函文,要求大家依比例「吐」名額,東拼西湊,給某校設立牙醫系招生,但整體而言,教育部只能被動等待,最後再去跟轄下學校協調。
中興大學主任秘書李長晏表示,當年申設學士後醫的團隊已換過一批人。近日只有收到教育部公文,指115學年會核給學士後醫35個名額,但依照日前協調會決議,未來是否會異動,學校尚不能知,目前也沒有更進一步的通知,學校就是等待中央部會的決議。
中山大學則指出,學校當年申設學士後醫花了非常多錢,「當然是希望能繼續走下去。」相信各校都一樣,也是學校唯一的態度。
▪高三生升學最後關卡!114分科最齊全攻略 從報名到考試規定一次掌握
▪114年分科倒數衝刺!首次加考數乙 8科重點、答題技巧全收錄
▪家長別擔心!明年寒假接春節「解套方案出爐」 先補課3天再放假
▪放棄北一女!她對媽連吼3句話秒選附中 網見後續:做什麼都會成功
▪高中就近入學獎學金無預警遭教部砍 學校主任嘆已招生「很尷尬」
▪電機系讀3年「沒成就感」想鬼轉 大四生掙扎考研or工作…網:別受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