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風格大不同!陸生因老師1舉動「受寵若驚」 陸網稱羨:在台灣念書好幸福

不只兩岸學生的讀書風氣不同,大陸和台灣老師的教學風格也有所差異。近日就有一位陸生感嘆,和在大陸求學的經驗不同,來到台灣之後,老師的一個舉動讓她「不可思議到近乎受寵若驚」。貼文發布後,也引起大陸網友的討論。
一位陸生在小紅書分享交換心得,表示來台灣後,才第一次感受到「作業是被老師認真對待的」。原PO指出,在大陸念書多年,自己交過的作業不計其數,各種論文、報告大多流於形式,內容「東拉西扯、左拼右湊,看起來花樣翻新,其實是屎上雕花」,連自己都不想看第二遍。
原PO推測任課老師也心知肚明,因此習慣沒有回饋,論文也好,PPT也罷,交上去就石沉大海,等待十天半個月只會收到成績,「絕大多數完全『黑箱』,沒有評分標準,沒有詳細回饋,我甚至無法確定那封郵件是否被打開過。」她也回憶,過去曾在報告時被老師打斷,叫她講重點就好、不要瞎扯,讓原PO明白「原來沒有人在意我的興趣、我的感想、我挖掘的動力」。
然而,來台後的課堂經驗卻與之相反,有的老師會隨堂發紙條問問題,下一節課發回再解答;有的作業不要求格式與字數,只強調「把事情說清楚」,發回作業時紙上勾勾畫畫,寫滿了批註;甚至有老師要求學生設計策展,聽報告前還會事先印好學生的PPT,一邊做筆記,評論時間比報告還長。
「聽起來很幼稚對吧?一點也不高大上」,原PO坦言,自己從小學之後幾乎沒有和老師「交流」過,「老師是冷的、硬的、鐵面無私的,我們的交情,拴在岌岌可危的分數線上」。但來到台灣,她突然感受到老師是在意學生的,連學生的靈光一閃、手忙腳亂熬過的夜,甚至是精挑細選的PPT模板,都被老師「發現」了。截然不同的課堂體驗,也讓原PO忍不住感嘆:「收到回饋是一件幸福的事,被人在意是一件難得的事,不可思議到近乎受寵若驚。」
貼文曝光後,讓不少大陸網友稱羨,也有陸生分享自己的交換經驗,直呼「在台灣念書真的好幸福」、「好感動,我讀大學的時候,每一次pre(presentation的簡寫,意即報告)都很認真準備、用心撰寫,但交上去後他們從來不看」、「台灣的老師真的很尊重人。我之前因為疫情沒辦法去交換,老師還主動寄信問我教科書買不買得到」、「我也是,我們學院的台灣老師真的會寄email給我,針對作業給出回饋,還會細心地告訴我哪些地方可以再調整」、「十年前我去台灣交換過一次,其中一門大班課,我從來沒有舉手回答過問題,但老師在校外的小吃街一眼就認出我,還叫出我的名字。另一門課結束時,老師還提了一大袋奶茶來請我們喝。本科的學校把我養得很差,但在台灣的交換學校真的讓我被治癒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