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科大開發菱形金屬奈米管陣列 助生醫食安檢測
台科大教授朱瑾的團隊開發全球首創的「菱形金屬奈米管陣列」,可提升分子檢測速度與靈敏度,能應用於生醫、食安、環境等監測,獲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期刊Nanoscale封面文章。
台灣科技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台科大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朱瑾率領的團隊,自2018年起就投入金屬奈米管陣列的開發與製程優化,歷經多年模擬與驗證,最終確立菱形結構為最有效提升電磁場熱點的幾何設計,可大幅放大拉曼散射訊號,使微量分子被迅速且精準辨識。
團隊採用銀作為奈米管材料,相較於金或其他金屬,銀具有更優異的表面電漿共振特性,有助於強化訊號增益的效果;團隊將奈米管沉積於矽晶圓基板上,每平方公分可容納超過1億根菱形奈米管,透過增加表面積提升分子吸附與感測能力。
研究團隊表示,未來若整合在快篩片、穿戴式健康監控裝置,甚至延伸至遠距醫療設備及長照機構或居家看護的日常監測工具,就能解決傳統檢測中「靈敏度不足」、「檢體需繁複處理」、「晶片製作困難昂貴」、「結果不易即時取得」等問題,協助醫師或民眾在疾病早期發現異常,例如透過血液或尿液等體液樣本快速篩檢癌症、糖尿病,甚至進行農藥殘留、瘦肉精等食安檢測。
朱瑾提到,團隊已與醫學中心合作,針對實際臨床檢體進行初步測試,驗證菱形金屬奈米管陣列技術在癌症早期篩檢上的可行性與靈敏度;同時也與國內幾間企業洽談,評估後續技術移轉與共同開發的可能性,期望未來將此技術導入精準健康、智慧感測器與半導體前瞻材料等領域。
除了感測功能外,團隊還發現菱形金屬奈米管陣列具備良好的疏水性與抗結霜能力,能有效延緩水滴結冰並降低冰層附著力,可推行至航空航太構件、戶外感測器、防結霜塗層等領域,擴展在能源、環境控制與智慧裝置上的應用價值。
▪台師大最終校級教評會過關 周台英解聘、且4年不得聘任為師
▪台師大解聘女足教練周台英 教育部:不得請領退休金
▪大考中心認命題「不夠周延」分科測驗歷史科第14題全面送分
▪分科測驗違規審議 考生答案正確「畫笑臉、寫辛苦了」違規慘遭扣分
▪周台英遭註銷教練證 簡奇陞指「並非我的訴求」:別搞得像我要逼死教練
▪獨/抽血換學分?師大女足隊員稱自願參與:別貶低我們判斷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