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殺前夜店公關女友逃宜蘭 外公幫請律師要他睡一覺再去投案

暴雨重創半台灣 救災老兵宋楚瑜給賴政府2個特別建議

監委齊批占地為王 監院通過糾正教育部、台北大學

監察院。(本報資料照片)
監察院。(本報資料照片)

國立台北大學大部分校舍及師生已遷至新北三峽校區,台北校區卻有眾多BOT案,引發外界質疑。眾多監委指出,北大遷校時就承諾要將地交由教育部統籌規畫使用,台北校區使用率也低,如今卻占地為王,教育部也未堅持立場,有失督飭立場,監院教文委員會近日已通過審議,糾正北大及教育部。

台北大學遷校至新北三峽校區多年,台北校區目前肩負教育推廣、夜間部等業務。監委施錦芳、范巽綠、賴鼎銘今開記者會指出,當初教育部規原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台北校區遷校區,校方於民國77年承諾會將地給教育部統籌規畫使用,時任教育部長毛高文也說北大台北校區不宜保留,但北大後來竟然反悔,推翻先前會議結論,「如此沒有信守承諾。」

施錦芳說明,台北校區使用率目前過低,但北大竟為避免土地遭收回,將民生及建國校區以「產學合作」名義辦理BOT案,其中民生校區更是想以「校友會館」名義做一般旅館使用,建國校區則是「產學合作」名義蓋起現代化大樓,問題這些真的符合大專教育用途嗎?

施錦芳指出,從資料顯示,兩校區BOT案收入僅占該校全年收入2.93%至5.29%,不符合效益。范巽綠也說,合江校區是原本的學生宿舍,但目前給北大相關人員使用僅175人,其餘都出租給某私立高職做宿舍使用,人數高達1141人,完全不合理。

施錦芳提到,教育部規定大學推動BOT案須經多項程序認定「文教設施」,但教育部審查北大BOT案時,僅將專家疑慮與建議併附於回復北大之公文,請該校「參考」、「釐清妥處」便同步認定興建項目屬「文教設施」,顯有不當,整起事件上,教育部、北大均有違失。

監委們表示,現在台北建國校區BOT案已經都蓋起來了,這麼大的樓地板面積,未來如何符合做文教使用?將會是未來監督重點,北大會這樣做,還有沒有其他大學有類似情況?教育部應該整體盤點。事實上,國立大專9案BOT中有4案興建「外賓住宿會館」,顯非教學研究直接相關,教育部應釐明「文教設施」認定原則,以避免爭議。

監察院表示,北大台北民生及建國校區BOT案疑涉開發不當,經監委施錦芳、范巽綠、賴鼎銘調查,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於民國114年7月10日審議通過糾正北大及教育部。

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民生校區,已經規畫相關BOT案。圖/監察院提供
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民生校區,已經規畫相關BOT案。圖/監察院提供

監委 教育部 BOT

延伸閱讀

代理教師年資提敘「看運氣」 立委籲教育部統一規範

代理教師年資提敘「各說各話」 工會、立委籲制度統一

代理教師敘薪制度亂象待解 范雲籲教育部負起責任

教育部主管高中職免試入學續招 總名額逾1.1萬

相關新聞

AI精準育種 屏科大先進表型農業實驗室揭牌

屏東科技大學先進表型農業實驗室昨揭牌,整合高光譜影像、3D重建、人工智慧分析與模擬環控系統,打造智慧農業研究平台,期建立...

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逢甲通過145件綜合私校第一

國科會最新公布114學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名單中,逢甲大學共有145件計畫獲得補助,在全國大專校院中名列第六,綜合私...

新北淡水聖約翰科大攜手元氣仁寶 共育長照人才

聖約翰科技大學與元氣仁寶長照社團法人正式結盟,雙方簽署產學合作協議書,共同推動長照專業人才培育及智慧照護創新發展。儀式由聖約翰科大唐彥博校長與元氣仁寶長照社團法人葉晉良董事長代表簽署,並邀請聖約翰科大董事會曾鴻鍊執行董事蒞臨見證,樂齡福祉與健康促進系師生及長照產業代表共同參與,現場氣氛隆重熱烈。

佛光大學大一新生學雜費全免 再推學程2.0鼓勵跨院學習

114分科測驗於昨日公布成績,各大學將於今年八月迎來一批新鮮人。佛光大學表示,近年致力推動跨域學習與國際交流,除了提供大...

元智大學攜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 推動雙聯學位、交換計畫

元智大學今日與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IIT)遠端連線,由校長廖慶榮與伊利諾理工學院校長Raj Echambadi代表簽署雙...

監委齊批占地為王 監院通過糾正教育部、台北大學

國立台北大學大部分校舍及師生已遷至新北三峽校區,台北校區卻有眾多BOT案,引發外界質疑。眾多監委指出,北大遷校時就承諾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