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考生注意了!114學年分發入學今放榜 查詢步驟一次看

遭控霸凌特教生、要求回捐工讀金 台北海洋科大教授否認:曾幫學生募款

台北海洋科技大副教授兼特教中心主任蔡絢麗遭特教生控訴,要求學生將部分工讀金回捐,其今天協同律師親自出面說明。記者許維寧/攝影
台北海洋科技大副教授兼特教中心主任蔡絢麗遭特教生控訴,要求學生將部分工讀金回捐,其今天協同律師親自出面說明。記者許維寧/攝影

鏡週刊日前報導,台北海洋科技大副教授兼特教中心主任蔡絢麗遭特教生控訴,要求學生將部分工讀金回捐,不從則辱罵學生、揚言封殺工讀機會。今天蔡師協同律師出面說明,對於指控均否認,她表示,台積電工讀金是直接匯入學生帳戶,自己沒有經手,更沒有要求回捐;學生出國比賽,還親自向董事會募款,也絕對沒有要求賽後返還募款資金。

鏡週刊報導,海洋科大特教中心主任蔡絢麗把持台積電工讀名額,要求學生回捐1萬元工讀金,學生家長也控訴,兒子曾經前往國外參加廚藝競賽後獲得知名飯店實習機會,但蔡師卻要求學生回捐部分飯店發給的工資、要到特教中心值班,甚至曾痛罵學生和學生的祖母。

蔡絢麗今天由律師陪同向媒體說明,她澄清,學生參與台積電工讀,薪資均直接匯入學生戶頭,「我們沒有經手。」也絕對沒有要求學生回捐,保密條約是直接見於學生和企業的合約內,沒有額外再和學生簽訂。

又蔡絢麗指出,學生曾參與大專升學博覽會,活動是由勞動部主責並發放2500元工讀金,現場讓學生展現廚藝成果,活動前已經過學生同意,沒有強迫,應是家長將此事和台積電工讀混淆。

蔡絢麗也談到,該名學生是少數出國比賽的特教生,第一次出國,是向董事會勸募後贊助出國,也有單據佐證,絕對沒有要求學生返還勸募的資金。又該生已經出國二、三次,後續可能就是用自己的薪資支付。再者,部分學生家長間會彼此贊助,「有些家長自己願意讓給其他同學。」但絕對沒有強迫、也沒有經手,完全是家長自願。

蔡絢麗強調,平常在淡水校區服務,該生則是在士林校區學習、工讀,會到特教辦公室值班、協助遞送文件等庶務,但絕對沒有對學生和學生家長大聲,「要不然我不會幫他募款。」甚至每學期都關注學生宿舍狀況、看是否備取成功,「我已盡了身為特教主任能給他的最大支持。」

教育部則回應,昨日已會同特教學者入校,校方應儘速召開教評會,研議該師停聘配合調查。尤其事件揭露後,檢舉者承受不小壓力,學校應給予即時保護。再者,工讀金回捐性質和霸凌不同,學校不能被動等待霸凌調查結果,應本於學校督導管理職責儘快查明真相,若發現明確違法事證,應依法主動告發。

教育部也說,廠商提供學生工讀,學校應會同廠商儘快建立公開透明、公平公正遴選機制,若工讀範疇涵蓋校內各行政單位或校內活動,學校應有妥善公平的工作分配、適切指導及考核機制,避免學生感受不公平對待,擔憂被任意剝奪工讀機會。

霸凌 教育部 大學生 大學教授 募款

延伸閱讀

台積電房市區屋主愈來愈軟!這區「打7折」也賣

台積營收創最強7月 前七月首度突破2兆元

半導體後市 高盛按讚台積電

遭控「未通報」擅闖台大抓人 移民署道歉了:抓失聯打工移工

相關新聞

台師大PASSION偏鄉學程邁入第7年 越南志工也入校陪伴學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PASSION偏鄉優質教育學分學程」邁入第7年,已有眾多師培透過計畫在暑假期間實地進校教學並進行田野調...

爆肝做實驗、數據給大學生 他細數碩班鬼故事:只能忍辱負重

就讀研究所有什麼「潛規則」呢?一名理工科的研究生發文,稱他的研究室裡,不僅要花大量時間熬夜得出研究數據,甚至這些數據還要被大學的專題學生拿去投稿研討會,平時很辛苦還要忍辱負重,不禁直言:「這就是學界的潛規則」。

台師大延長徵求校長候選人 8/25前受理各界推薦

台師大現任校長吳正己任期將於民國115年2月21日屆滿,台師大已籌組校長遴選委員會,公開徵求第15任校長候選人,徵求期限...

大葉大學USR計畫為公共設施體檢 打造高齡者友善公園健身房

彰化縣大葉大學設計系獲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獎助,在大村鄉社區優化公園等公共設施,打造高齡者的公園健身房。設計...

靜宜大學「新南向計畫假日學校」 菲律賓學生探索國際多元文化

為響應教育部新南向政策,靜宜大學暑假期間舉辦「新南向計畫假日學校」,吸引來自菲律賓18名學生與老師,學生來自高中與大學,...

超級大專盃橋牌大賽政大登場 94歲張忠謀同場較勁

第2屆「超級大專盃」全國橋藝大賽昨日在政治大學四維堂圓滿落幕,來自全國各大專院校的橋藝好手齊聚政大,展開為期4天的賽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