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印度喀什米爾爆恐怖攻擊!26名觀光客遭掃射慘死 現場血流成河

盧秀燕表態426上凱道:相挺拚經濟

中職/模仿曾峻岳流鼻血遭球迷炎上!資深主播蔡明里發文道歉

NBA/AI漸為帶來變革 各隊積極利用分析求勝

本紀聯盟龍頭雷霆被視為2010年代最早採用新科技的球隊之一。 路透
本紀聯盟龍頭雷霆被視為2010年代最早採用新科技的球隊之一。 路透

一支頂尖籃球隊利用人工智慧(AI)找到正確的防守策略,贏得美國職籃NBA總冠軍。這不是未來世界的景象,而是當前籃球場上的現實。

法新社報導,數據專家馬赫斯瓦藍(RajivMaheswaran)不願透露利用AI分析取勝的球隊是哪一支,僅在一段企業影片中說,這件事發生在數年前。

馬赫斯瓦藍是科技新創企業Second Spectrum的共同創辦人,這家公司為NBA提供大量在關鍵比賽中蒐集到的球員位置數據。他說,那是「決定性的時刻」。

10年來,分析理論改變了NBA,AI和其他技術突破仍在不斷精進。

這場革命在21世紀初期萌芽,2013年隨著每座球場都安裝動態捕捉攝影機後真正扎根。

10年後,新科技將球場渲染圖從2D升級到3D,汲取更珍貴的數據。

運動分析作家兼顧問阿拉瑪(Ben Alamar)說,攝影機追蹤每名球員身上的29個點,「所以不只能知道他們的位置,還知道他們的手肘在哪裡、膝蓋在哪裡。」

NBA籃球研究發展部門主管萊恩(Tom Ryan)說:「實際上真的能看到,沒錯,那就是一次嚴密的貼身(防守)。」

阿拉瑪說:「現在30隊全都在做重要的分析,成效不一。」

休士頓火箭、金州勇士和奧克拉荷馬雷霆常被視為2010年代最早採用新科技的球隊。

ESPN分析集團創辦人奧立佛(Dean Oliver)說,雷霆本季在例行賽戰績高居龍頭,「而且他們打法與眾不同」。

他說:「他們迫使(對手)失誤,自己則很少失誤。所以絕對有優勢。」

阿拉瑪說:「這不會使一支單季25勝的球隊變成70勝,但能讓50勝的球隊拿到55勝、56勝。」

他補充說,AI可提供「戰略洞見」,例如「瞭解對陣狀況、找出球員能打出好表現的情境、球員組合」等。

法新社聯絡了12支球隊,沒有一支願意談談他們的分析工作。

奧立佛說:「(可以理解)各隊都想保密。」

他還說,即便在3D技術應用之前,動態捕捉數據就已改變了比賽,將籃球從更可控的節奏帶往更不受拘束、速度更快的方向。

數據顯示,比賽速度加快可以獲得更多投籃空檔和更高的投籃機率—這一發展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評。

過去15年,三分球場均出手次數增加一倍。

密爾瓦基公鹿球星里拉德(Damian Lillard)在今年2月全明星賽中說,「現在作為一個聯盟,我們深入研究分析」,這或許會「剝奪比賽的獨創性…(但)我們還是要看怎麼做才能贏球」。

延伸閱讀

NBA/雷納德化身得分機器 快艇教頭:健康就能贏任何系列賽

NBA/比活塞少罰15球 尼克總教練噴裁判哨音不公

NBA/活塞苦等17年奪季後賽勝利 教頭:來紐約任務達成

NBA/樂透抽籤順序正式出爐!首輪15順位之後排位確定

相關新聞

NBA/里拉德復出救不了公鹿 溜馬主場下三分雨連勝到手

公鹿隊今天迎接後場大將里拉德(Damian Lillard)回歸,因右小腿深層靜脈血栓超過一個月沒出賽的明星後衛第四節飆...

NBA/又是一路壓制! 雷霆系列賽前兩戰贏了灰熊70分

在系列賽首戰以51分差距大勝灰熊後,雷霆今天繼續在主場一路壓制灰熊,儘管第三節灰熊在傑克森(Jaren Jackson ...

NBA/綠衫軍重要替補戰力 普里查德奪年度第六人並肩傳奇

NBA今天公布本季第一個年度獎項得獎人選,衛冕軍塞爾蒂克隊的射手普里查德(Payton Pritchard),成為年度第...

NBA/庫明加季後賽遭勇士棄用 傳籃網休賽季將發起追求

勇士隊22歲前鋒庫明加(Jonathan Kuminga)季後賽遭到棄用,有消息指出,擁有大量薪資空間的籃網隊可能在休賽季追求他。 庫明加休賽季將成為受限制自由球員,勇士能匹配其他球隊報價。知名

NBA/2014年最佳新秀轉戰拳擊界 慈善賽成生涯首秀

2014年NBA最佳新秀威廉斯(Michael Carter-Williams)將於5月29日,在紐約迎來他的業餘拳擊首秀。這場比賽旨在幫助年輕族群避免藥物濫用的非營利組織「Bigvision Com

NBA/勇士從未出現過雙塔登場 荷蘭中鋒波斯特:我也沒想到

勇士隊季後賽首輪對決擁有身體對抗能力和高度的火箭隊,總教練柯爾(Steve Kerr)大膽啟用雙塔魯尼(Kevon Looney)與荷蘭中鋒波斯特(Quinten Post)的組合,波斯特也對此發表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