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檢調偵查進口蛋弊案!今14路搜索超思、農業部 農業部回應了

台北大巨蛋B2地下街周四登場 18家進駐品牌先筆記

大陸經濟有多慘?陸金融三巨頭出手了 一次祭出「17支箭」

整理包/碳交易平台10月2日上線!這7檔指標股營收排名、未來展望曝光

倍力董事長許金隆(中)。記者吳康瑋/攝影
倍力董事長許金隆(中)。記者吳康瑋/攝影

全球氣候暖化問題越發嚴重,台廠為接軌國際、達成環境永續的最終目標,跟進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連帶也讓「碳排管理」成為所有企業都需要落實的目標。我國「碳權交易平台」預計將10月2日正式上線,外界看好待市場正式啟動碳交易,將大幅挹注「碳權市場」商機迸發,而台鏈軟體、資服業者中,包括倍力(6874)、現觀科(6906)、叡揚(6752)、采威國際(6868)等大廠,皆以不同角度成功切入「碳權」市場,而《經濟日報》也特地為大家依序列出,並統整各家的實際營收表現及展望,快來看看吧!

1. 訊連

軟體研發商訊連日前已公布8月營收達1.64億元,月減4.8%、年增7.94%;前8月累計合併營收則達到13.59億元,年增14.49%。事實上,訊連近日已宣布旗下全系列產品將全面邁向「Gen AI 2.0新時代」,總經理林昭宏坦言,進入2.0時代不僅會讓AI更聰明,也要讓用戶在AI技術的使用上能夠更加「精準」,未來與AI的互動並非單一模式,而會搭載AI2.0的軟硬體,將聽得懂「文字」也會看得懂「圖片」,整個溝通的模式都會更加多元。

未來展望

事實上訊連近日已發表可於英特爾(Intel)新世代處理器Core Ultra Processors (Series 2) 平台上運行的地端生成式AI數位行銷編輯軟體「Promeo」,董事長黃肇雄指出,「這套軟體是我們這十年來最大、最精彩的精品,而這也是我們在軟硬結合上的最新成果,」他坦言,「基本上我們看到了AI技術的長期趨勢,這也是我們十年來最重要的一天。」總經理林昭宏則強調,「目前團隊在這波AI方面的合作夥伴,先以英特爾為主,不過未來與輝達、超微(AMD)也都會有合作。」

2. 上奇

資訊服務廠商上奇日前已公布8月營收為5.56億元,月增11.3%、年增5.68%,合併前8個月營收36.49億元,年增7.8%。上奇坦言,8月營收表現主要貢獻來企業用戶事業專案交貨發酵,貢獻營收占比59%,雲端服務持續增長,貢獻當月營收占比36%,數位印刷服務營收占比5%。若排除子公司Senco-Masslink 部分,較去年同期增長4%,經常性收入(RR)占比為82%。

未來展望

據悉,上奇經常性收入(RR)持續穩健成長動能,雲端服務海外市場擴展陸續有所斬獲,加上本季進入企業用戶及校園專案密集交貨階段,將提增集團整體營運成效。上奇經營團隊透露,受惠雲端服務市場維持向上升溫的態勢,當前雲端服務表現也持續維持增長,而海外市場陸續擴展目前也已大有斬獲,上奇對雲端服務成長審慎樂觀。

3. 普鴻

資服廠商普鴻資訊是國內金融業主要的資訊服務服務商,主要客戶除了外商銀行以及本土銀行以外,近年也獲得三家純網銀其中兩家採用。公司日前已公布8月合併營收0.48億元,雖然創下近5個月以來的新高,單月營收表現重返成長態勢,月增幅則達到10.5%,整體表現雖較上月成長,但成長力道仍不比去年同期,因此年對年表現仍呈年減9.7%,累計前8月營收約3.78億,較去年同期年減9.92%。

未來展望

普鴻是台灣銀行金融支付系統整合龍頭,自從2000年創立以來,長年積極推動金融科技人才培訓,共同建立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之產學技術聯盟,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及拓展多元人員招募管道,而隨著已成功將產品服務延伸至東南亞,主要客戶為當地金融機構。預計未來旗下客戶數量將再成長、黏著度持續升高,也將可帶動普鴻營運上攻,獲利有望先蹲後跳,而未來金融人才需求也將跟著大爆發,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4. 叡揚

資訊軟體領導大廠叡揚已連續三年 (2022~2024) 榮獲企業作業環境自動化與管理軟體解決方案全球領導廠商BMC Software的肯定,被評選為亞太區年度最佳合作夥伴,並成為台灣地區唯一獲獎公司。團隊日前已公布8月合併營收攀上今年以來高點,繳出單月1.51億元的佳績,月增幅達1.37%,年增21.95%,為歷年同期新高,而前8個月累計合併營收則為10.86億元,年增達9.86%。

未來展望

事實上,叡揚作為致力於AI技術應用研發及產品應用整合的領導者,相較其他競爭對手而言,腳步可說是相當的超前,截至目前已投入超過十年的研發,領域涵蓋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以及近期崛起的生成式 AI技術。面對8月亮眼的營收表現,叡揚坦言,上月表現主要是受惠自有與代理產品動能同步強勁所致,展望未來,叡揚看好,隨著客戶訂單穩健向上,第3季營運將優於第2季,第4季也可望持續揚升。

5. 采威國際

一站式數位轉型資訊服務商采威國際日前已公告8月合併營收為0.6億元,較上月營收0.55億元增加8.74%、較去年同期營收0.33億元增加78.83%,連續11個月單月營收年增率保持正成長的態勢,也繳出改寫興櫃以來歷年同期新高的成績;累計前8月合併營收達4.07億元,較去年同期3億元增加35.69%,同時也改寫興櫃以來同期新高佳績。

未來展望

采威國際在品牌力與市場布局上的深耕,為公司持續帶來新的商機,公司透過不斷擴增SaaS產品的多樣性,結合市場趨勢及用戶需求,成功鞏固了在SaaS市場中的領導地位。展望第4季,采威維持審慎樂觀看法,並持續積極發展智慧一站式服務與建構完整雲端SaaS服務生態系,全力衝刺三大業務領域布局,並強化落實三大策略的執行:國際化市場X AI服務 X 被動收入,堆疊公司邁入下一個營運成長里程碑。

6. 偉康科技

數位身分認證大廠偉康以軟體技術起家,近年積極投身技術創新研發佈局,並持續專注於智慧資安與智能決策的數位轉型解決方案,成功開發一系列創新產品服務,團隊日前已公布8月營收為0.32億元,月減3.4%、年減19.80%,合併前8個月營收達3.05億元,年減1.1%。面對低碳數位轉型的趨勢,偉康也將憑藉遠端存取、集中管理等特點,實際協助大廠治理提升營運效能。

未來展望

偉康總經理陳怡良表示,團隊透過將AI技術導入旗下「數據中台」等產品,讓智慧製造效率更加,決策的目標也更加精準,而近期偉康已成功協助多家國際製造業者,打造「數據中台」解決企業大廠跨國即時業務戰情室的痛點,並助力高科技製造業者提升產能與營運效能,製造業客戶能夠透過偉康提供的產品服務,即時進行數據分析,也能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先機。市場也對偉康未來發展保持樂觀看待。

7. 現觀科

現觀科日前已公布8月營收0.32億元,月增54.9%、年減30.18%,合併前8月營收1.96億元,年增5.2%。事實上,現觀科目前本業受惠全球5G基地台建置及行動數據使用量成長,2024年下半年行動智慧廣告服務(MI)有望貢獻營收,而非洲聯合電信標案由四國增為六國,採購規模擴大,現觀科可望因此受惠。

未來展望

現觀科近年藉由自主研發的CovMo平台幫助電信業者即時、主動提升網路效能,並且能幫電信商平均降低數百萬美元的資本支出,有效減少維運成本,降低電信商的資源浪費與碳資源,也讓自身的海外銷售版圖持續加速擴大。而上半年稅後純益也繳出0.2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0.76元。而隨著5G時代來臨,外界看好現觀科具有極高精準度的定位能力,因此看好在電信業及資通訊時代的加持下,其後市發展將穩步向上。

現觀科。記者吳康瑋/攝影
現觀科。記者吳康瑋/攝影
叡揚董事長張培鏞。記者吳康瑋/攝影
叡揚董事長張培鏞。記者吳康瑋/攝影
偉康總經理陳怡良。記者吳康瑋/攝影
偉康總經理陳怡良。記者吳康瑋/攝影
偉康總經理陳怡良、董事長連泓鈞。記者吳康瑋/攝影
偉康總經理陳怡良、董事長連泓鈞。記者吳康瑋/攝影
采威國際董事長蕭哲君。記者吳康瑋/攝影
采威國際董事長蕭哲君。記者吳康瑋/攝影
倍力董事長許金隆。記者吳康瑋/攝影
倍力董事長許金隆。記者吳康瑋/攝影

AI 營收

延伸閱讀

技嘉今年EPS拚17元

櫃買六新兵 本周報到

上奇Q3業績估增逾兩成

彭啓明力推台灣總量管制碳交易 擬先邀廠商示範

相關新聞

AI繼續發威!新手機備貨需求增溫 8月外銷訂單連六紅

經濟部今日公布8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02.2億美元,連續2個月都在500億美元以上,較去年同期成長9.1%。經濟部表示,A...

新青安真降溫了?金龍海嘯襲房市 專家「量縮大概率發生」:不可輕心

媒體報導「新青安」已經降溫,因為根據財政部統計,8月單月核貸戶數5,684戶、核貸金額452.82億元,均較前月減少27%,為今年3月以來新低,顯示新青安已經降溫。真是如此嗎?

金龍海嘯終於要戳破房市泡泡?第7波打房影響2類人、首購族5年後再怕

央行在9月19日宣布了最新一波的信用管制規定,並且在9月20日生效,這一次的調整也被新聞稱作央行史上最重房市管制,這一次到底調整了什麼?會造成什麼影響?來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加薪機會來了?第四季65%企業有加薪計畫 創12年最高

景氣持續復甦,經濟成長率「保三望四」,不過通膨物價壓力仍在,因此從企業主到上班族,該如何看待未來前景?對於調薪、求才與謀...

Q4企業招募意願、缺工比率同創12年新高 但這點與過去不同

yes123求職網「龍年第四季景氣暨勞動市場趨勢調查」顯示,由於廠商對第四季景氣看法樂觀,有九成二企業今年第四季有徵才計...

獨角獸變小馬...踏出台灣後 新創公司為何大多表現不佳

從睿能創意(Gogoro)、完美移動(PERFECT)、Just Kitchen、大猩猩科技(Gorilla)到Appier,都是近5年台灣最被看好的新創企業,但最近Gogoro爆出使用中國大陸製零件事件,創辦人陸學森辭任,引發市場回頭檢視這些新創企業走入國際資本市場後,股價、市值表現大多不理想。這些台灣當年備受關注的新創甚至獨角獸,到底怎麼了? 「創辦人本身的特質跟背景,會決定這一個公司的很重要的走向」,KPMG創新與新創服務團隊主持會計師黃海寧,接受聯合報數位版訪問,對於台灣新創企業,給出一些關鍵想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