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口數連續49個月「生不如死」 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9.2%
![65歲以上人口達到20%就稱為超高齡社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65歲以上人口達到20%就稱為超高齡社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2/10/realtime/31469293.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內政部10日公布最新人口與戶籍統計,台灣的總人口數為2,339萬6,049人,較去年同期減少2萬3,784人,持續呈現負成長,這也是自2021年元旦以來,連續49個月人口數呈現「生不如死」的狀態,人口數減少的趨勢顯示出目前社會正面臨嚴峻的少子化與老齡化挑戰。
2025年1月的出生數為9,495人,年粗出生率為千分之4.78,較去年同期下降13.86%;與此同時,死亡人數為1萬5,018人,年粗死亡率為千分之7.56,死亡人數遠超過出生數,使得自然人口減少問題越來越嚴重,這一趨勢也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結構的失衡,對勞動力市場等方面的衝擊正逐步顯現。
台灣的老齡化問題亦愈加嚴峻,2025年1月的數據顯示,65歲以上的人口數已達450萬8,419人,占總人口的19.27%,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斷攀升,未來的社會福利與醫療支出將大幅增加,勞動力市場的緊縮將對經濟增長產生深遠影響。
此外,0至14歲的青少年人口比例為11.70%,而15至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占比為69.03%,人口結構不斷往高齡者靠攏,未來台灣的勞動力需求將進一步依賴於少數年輕人口,進而可能帶來人才短缺與勞動市場競爭的問題。
若進一步就各縣市觀察,人口增長最多的城市是桃園市,新增人口為1,130人,其次是台中市,增長人口為1,524人,新北市則增長了589人,代表這些縣市仍然有較強的吸引力,成為台灣人口增長的主要區域,可能與當地的就業機會、生活條件以及城市基礎設施等因素有關;部分縣市,如嘉義縣、彰化縣等,則面臨嚴重的人口流失問題,反映出各區域間呈現發展不均狀態。
此外,性別結構亦逐漸失衡,2025年1月,男性人口為1,152萬3,083人,較去年減少了0.25%;女性人口則為1,187萬2,966人,較去年略微增長0.04%,性別比例偏向女性,性別比例為每100名女性對97.05名男性。
台灣的人口問題無疑會對未來的社會與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出生數的持續下降、死亡數的居高不下,加上人口結構的快速老齡化,將對台灣的勞動力市場、社會福利以及公共資源的分配帶來重大挑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