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緬甸強震傳國人遇險!丈夫獲救 妻子仍受困倒塌旅館

TPBL/「叫李雅英來坐腿上」與事實不符 雲豹發聲明並致歉

泰國搜救犬隊挺進強震倒塌現場 徹夜搶救身影「累了就躺瓦礫堆休息」

配合農地光電政策 農業部研議放寬農保資格規定

陳駿季說,為配合漁電共生,原農保被保險人,其實際從事農業工作面積得不受0.1公頃限制,但其出租的農地,承租者仍然需維持農用,以符合漁電共生政策 。圖/取自國會直播頻道
陳駿季說,為配合漁電共生,原農保被保險人,其實際從事農業工作面積得不受0.1公頃限制,但其出租的農地,承租者仍然需維持農用,以符合漁電共生政策 。圖/取自國會直播頻道

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於立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指出,為保障配合國家能源政策農民,將加保農地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後,繼續維持農民健康保險資格,配合漁電共生,原農保被保險人,其實際從事農業工作面積得不受0.1公頃限制,出租土地的老農也不會因光電政策影響其農保資格。

根據農保審查辦法規定,申請參加農民健康保險者,應每年實際從事農業工作時間合計達90日以上者,以及農業用地平均每人面積0.1公頃以上者等。農業部今天表示,為配合國家能源政策推行,具農保資格農民將加保農地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後,予以放寬可維持農保資格。

放寬樣態部分,陳駿季說,依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施面積上限660平方公尺,於容許設施面積以外維持農業生產者;此外,配合漁電共生,原農保被保險人,其實際從事農業工作面積得不受0.1公頃限制,但其出租的農地,承租者仍然需維持農用,以符合漁電共生政策。

陳駿季說,現行參加農保應每年實際從事農業工作時間達90日以上,但考量基層農會實務認定不易,修正以在台天數是否達90日認定,避免爭議。

陳駿季說,前述農保被保險人農地配合設置光電設施之農保資格審查作業,將盡快修正公告,以鼓勵農民配合光電政策的推行,日前已發文請地方主管機關,針對加保土地設置光電設施清查被保險人資格一案,將於近日發文各地方主管機關暫緩清查,待農保審查辦法修正公告後再據以執行。

立委邱議瑩表示,有消息指出,農民擔心配合租地是否會被取消農保資格?是否是對老農的養套殺?

陳駿季說,農業部鼓勵65歲以上老農把土地租給青農,這樣就沒有農保但地不夠的問題,因此老農的農保資格完全不會因光電政策而被影響。

立委張啓楷說,針對農民及養殖漁民因配合光電政策,但因汙染、廢棄物、環境改變、電場設計及施工等原因而無法實際務農或養殖,導致農民身分被取消,或遭他人請求賠償損害等,協助農漁民究責再生能源業者,農業部應研議業者應承擔的補償機制。

保險 農民 陳駿季

延伸閱讀

農特收入基金被刪9千萬 陳駿季:第二預備金恐無法動用

農民陳情農保資格遭官員冷血回應 卓榮泰斥:不可講這種話

【重磅快評】蔣萬安地方包圍中央 卓榮泰少說一句失格局

影/蕉農心血被颱風沒收...蕉價也飆漲 農業部長:不會開放進口

相關新聞

工商團體肯定…電價凍漲 吳大任:CPI有望2%內

電價審議委員會拍板「電價凍漲」,不只大企業如釋重負,就連一般大眾、小商家們也都鬆了一口氣,從總體經濟角度來說,電價凍漲對...

大逆轉 電價審議委員會拍板電價凍漲

原認為台電在虧損超過4000億元、政府撥補又遭立院封殺,電價上漲恐難避免,但電價審議委員會拍板,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

Google與亞馬遜2大增資案共95.9億元 經部核准通過

經濟部今天核准Google和亞馬遜2家國際大廠對台灣子公司增資案,金額分別新台幣70億元、25.94億元,其中Googl...

打造台灣獨有發財夢 財政部:中獎記得感謝「統一發票之父」

2025年1、2月統一發票中獎號碼昨(25)日開獎,全台誕生5名千萬得主,分別為全聯1張、7-11超商2張、全家超商2張。財政部統計,截至上期,全台已有超過870名千萬大獎得主,以台北市200人最多。財政部曾於去(2024)年8月發文表示,中獎的幸運兒都要感謝時任台灣省政府財政廳長任顯群,因為有他推行統一發票制度,造就了台灣獨有的發財夢。

冷眼集/能源政策一錯再錯 讓台電背鍋

電價漲價議題風風火火說了一個多月,卻沒想到在最後一刻被電價審議委員會擋下。很顯然地,在「物價波動」面前,執政黨還是低了頭...

保健食品關稅擬分年調降 消費者有望受惠

台灣保健食品關稅高達30%,外界期待調降,財政部長莊翠雲昨(27)日透露「未來方向是調降」,部分產品將以分年、分階段逐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