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關稅高低更重要的談判戰略 中經院:爭取ICT產品豁免

今日正逢川普上任百日,台美關稅到底該怎麼談?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28日表示,台灣若能爭取電子供應鏈關稅豁免,這會比稅率高低對台灣的影響來得大,畢竟台灣輸美產品高達70%都是ICT產業。同時,連賢明也提醒,川普很注意洗產地的問題,而原本預估關稅戰對台灣經濟衝擊,恐從2026年提前至今年下半年。
外界關注台美關稅談判進度,中經院今舉行「川普關稅風暴 智庫視角 X 政策對應」研討會,連賢明做了以上表示,他並示警,有部分聲音希望台灣與美談判應該硬起來,但「我認為千萬不要開玩笑,針對美國關稅,真的不要想硬著幹,應避免與美國對抗」。
連賢明指出,台灣電子產業供應鏈非常大,也很複雜,要在短時間移轉到美國有困難,台灣可利用這個優勢,爭取電子產業、半導體產業,是否能有比較長的豁免時間,台灣也需要向美國說明,台灣與美國在整個工業化是願意一起合作與投資,只是不論投資或合作都需要時間。
至於在關稅談判上,為什麼台灣千萬要避免與美對抗?連賢明分析指出,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美國已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第二是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逆差,已經是排名第五、第六;第三則是台灣這幾年對美貿易逆差持續增加,主要是台灣加入AI供應鏈,對台灣整個經濟影響加大。
連賢明強調,台灣跟美國談判務必「審慎回應」,不宜太激烈或去抗議美國稅率問題,畢竟以台灣當前的經濟體規模和對美國產業的依賴,並不是聰明的作法。
連賢明表示,在關稅談判上,不宜幻想台美友好的特殊優惠,更重要的是去爭取公平稅率,必須要求台灣的稅率與日本、韓國接近,才不會讓台灣因為稅率差距而失去競爭優勢。
至於川普對台灣的目標稅率是多少?連賢明指出,10%應該是地板價,但往上調比較可能,尤其是對美國貿易逆差比較高的國家,因此研判台灣的稅率應會落在10%~20%,當然希望台灣能儘量往10%爭取。不過,比起爭取稅率的高低,爭取ICT產品的關稅豁免,對台灣更為重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