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女青年大隊/被關10年、送綠島 因孫立人案遭軍方刑求

求復合遭拒行刑式槍殺畫師前妻 新北男自戕腦死今早不治

為什麼痛風容易在大腳趾上發作?教授揭可能跟5原因有關

比關稅高低更重要的談判戰略 中經院:爭取ICT產品豁免

台美關稅到底該怎麼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美關稅到底該怎麼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日正逢川普上任百日,台美關稅到底該怎麼談?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28日表示,台灣若能爭取電子供應鏈關稅豁免,這會比稅率高低對台灣的影響來得大,畢竟台灣輸美產品高達70%都是ICT產業。同時,連賢明也提醒,川普很注意洗產地的問題,而原本預估關稅戰對台灣經濟衝擊,恐從2026年提前至今年下半年。

外界關注台美關稅談判進度,中經院今舉行「川普關稅風暴 智庫視角 X 政策對應」研討會,連賢明做了以上表示,他並示警,有部分聲音希望台灣與美談判應該硬起來,但「我認為千萬不要開玩笑,針對美國關稅,真的不要想硬著幹,應避免與美國對抗」。

連賢明指出,台灣電子產業供應鏈非常大,也很複雜,要在短時間移轉到美國有困難,台灣可利用這個優勢,爭取電子產業、半導體產業,是否能有比較長的豁免時間,台灣也需要向美國說明,台灣與美國在整個工業化是願意一起合作與投資,只是不論投資或合作都需要時間。

至於在關稅談判上,為什麼台灣千萬要避免與美對抗?連賢明分析指出,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美國已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第二是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逆差,已經是排名第五、第六;第三則是台灣這幾年對美貿易逆差持續增加,主要是台灣加入AI供應鏈,對台灣整個經濟影響加大。

連賢明強調,台灣跟美國談判務必「審慎回應」,不宜太激烈或去抗議美國稅率問題,畢竟以台灣當前的經濟體規模和對美國產業的依賴,並不是聰明的作法。

連賢明表示,在關稅談判上,不宜幻想台美友好的特殊優惠,更重要的是去爭取公平稅率,必須要求台灣的稅率與日本、韓國接近,才不會讓台灣因為稅率差距而失去競爭優勢。

至於川普對台灣的目標稅率是多少?連賢明指出,10%應該是地板價,但往上調比較可能,尤其是對美國貿易逆差比較高的國家,因此研判台灣的稅率應會落在10%~20%,當然希望台灣能儘量往10%爭取。不過,比起爭取稅率的高低,爭取ICT產品的關稅豁免,對台灣更為重要。

川普 關稅

延伸閱讀

川普2.0最有感的一次…超越疫情跟22年暴力升息!小師傅:只買進兩張00713

對等關稅談判 中經院長估川普對台目標稅率15%至20%

《時代雜誌》「2025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出爐!美國總統川普、全球首富馬斯克皆入列,Rosé成K-pop首位獲選歌手!

台灣維他命是美國的三倍價格!網嘲諷:多虧川普讓我們看清真相

相關新聞

景氣燈號 連續3個月亮黃紅燈

國發會昨公布三月景氣燈號,連續第三個月亮出代表景氣「趨熱」的黃紅燈,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廠商加強提前出貨提...

川普在玩啥把戲?從歷史看端倪 台處處有驚險…謝金河:有「這條件」未來格局大好

川普帶給世界是驚嚇?還是驚奇?從歷史縱深看起!

電子業備貨告一段落 關稅戰急單效應退燒 航商:需求不見了

美國對大陸發動高關稅戰帶來的急單效益退燒,電子業先前從大陸緊急運送筆電、iPhone等商品到美國的熱潮消散,大陸輸美訂艙...

關稅戰勞動市場起變化 出口產業工作數降、內需產業升

美國對等關稅攪亂全球經貿局勢,根據104人力銀行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求職求才市場平均每位求職者可分到二個工作機會,與去年同...

半世紀來第一個沒核能的夏天 台灣人不用害怕停電嗎?

核三廠2號機將於5月17日停止運轉,今年夏天,將是台灣自1979年、將近半世紀以來,第一個沒有核電可用的夏天,如何安然度過用電量最高峰的夏季,對台電而言,是重大考驗。確保不停電、不限電,比起電價漲不漲、空汙嚴重等問題的重要性,排序更為前面。民眾要擔心停電噩夢再度重演嗎?

從遠洋漁業看到太空商機 台廠老牌力拚衛星應用新藍海

編按:2035年太空經濟規模將到達1.8兆美元,年均成長率遠高於全球GDP成長速度;各國每年發射上百顆國防衛星,用於偵察、通訊,又以中國和美國最多,地緣衝突從地表延伸到宇宙。聯合報數位版每周推出「解密太空」系列,帶讀者理解新太空時代全貌,以及台灣在全球太空布局中,將扮演什麼角色。 從福衛一號到未來的福衛八號,從陸地、海洋到太空,台灣衛星計畫一路走來都能看見芳興科技的身影。他們用30年光陰鍛造台灣的太空夢,也積極尋找台廠在太空經濟中的機會和商業模式,最後他們鎖定了目標——海洋,結合台灣在遠洋漁業的既有優勢,打造出台灣海事衛星應用商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