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關稅是15%左右?彭博:川普已給「最佳稅率」 要求比日本投資更多

西南氣流雨彈炸山區 嘉縣府宣布山區5鄉停班停課

文湖線開了近30年才狂出包?專家指相當有可能 耗損恐更快

相差逾千億美元 我央行持有多少美債?數據落差原因曝光

央行總裁楊金龍曾公開說明,央行持有的美債部位,占外匯存底比重逾八成,以3月外匯存底5,780億美元估算,央行持有的美債規模超過4,624億美元。路透
央行總裁楊金龍曾公開說明,央行持有的美債部位,占外匯存底比重逾八成,以3月外匯存底5,780億美元估算,央行持有的美債規模超過4,624億美元。路透

中央銀行究竟持有多少美債?近期官方公布的幾項數據落差甚大,令外界如霧裡看花;對此,央行總裁楊金龍曾公開說明,央行持有的美債部位,占外匯存底比重逾八成,以3月外匯存底5,780億美元估算,央行持有的美債規模超過4,624億美元。

楊金龍先前在立法院透露,外匯存底裡美債占比逾八成,其他為歐元、澳幣等,央行會隨時調整幣別配置比重,至於央行副總裁朱美麗先前表示,外匯存底裡美債占比高達92%,可能是看錯數字;金融圈高層推估,朱副總裁所稱的逾九成比重,很可能是外匯存底裡持有的「歐美債券」部位,包含美債與其他非美元的外幣債券。

此外,央行外匯存底配置的「美債」不只「美國政府公債」,還包括其他美元計價債券;例如,半官方性質的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地美、房利美等發行的美元債券,及國際清算銀行等大型機構發行的美元債券,都不會列計在美國財政部統計的「美國公債」部位裡,而外匯存底裡逾八成的美債,便包含了這些機構發行的美元債券。

金融圈主管說,美國財政部每月公布各國持有美國公債統計,為台灣央行、壽險、銀行等金融機構合計持有美國公債的部位,截至今年2月底,台灣官方與民間合計持有的美債(單指美國政府公債)僅2,948億美元,但央行外匯存底持有美債規模逾4,600億美元,兩者數據落差甚巨。

以此研判,央行除持有美國公債外,更握有許多非政府公債的美元計價債券,央行從未透露過外匯存底裡有多少「美國公債」,但可以確定的是,外匯存底首重安全性與流動性,配置了大量歐美等先進國家的公債,且多持有至到期。

美國公債 央行

延伸閱讀

新台幣強升 卓揆:沒有強力操縱匯率

美債ETF又跌…且長、短天期通殺!匯損、折價、恐慌「全餐吃到飽」?

台幣強升衝擊債券ETF 他憂易跌難漲!網卻勸趁跌加碼

美債6月到期6.5兆準備引爆?股添樂:投資人真可憐…不過想領領息避避險

相關新聞

美、台對等關稅將掀牌 本周揭曉稅率 產官備戰

美國對台對等關稅稅率將掀牌,即便我方以「爭取稅率不比日、韓高」為目標,政府、產業界仍嚴陣以待。政院備妥930億元銀彈,從...

台經院預估台灣全年經濟成長「前高後低」 GDP年增率預估3.02%

台經院今日公布最新的國內總體經濟預測暨景氣動向調查,在本次總體經濟預測更新中,儘管美國關稅政策仍構成潛在風險,但受惠於對...

嘉南逾14萬太陽光電模組遭颱風損毀 彭啓明:對環境無任何不良影響

丹娜絲颱風登陸嘉義縣和台南市,其中強風造成布袋新塭及義竹東後寮滯洪池數百面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被掀翻、破裂。環境部長彭啓明...

輝達台灣總部用地有解!北市府同意新壽可直接轉讓北士科T17和T18

輝達台灣總部用地有解!據了解,新光人壽昨日已正式發函北市府,北市府原則上已同意新壽可直接轉讓北士科的T17和T18的土地...

大創「通通100」成廉價日本代名詞?背後悲歌:市場執著與全球漲價現實

「通通100」只存在於日本 在各種商品跟服務中,也常常見到日本跟全球價格的不同常識。 大創擁有約76,000種商品,其中九成的未稅價是100日圓。我在2021年1月去了東京龜有的店面。848坪

全球最便宜的迪士尼門票...在日本人眼中仍太貴!學者:整體經濟差距擴大

「光是門票就這麼貴嗎?」2018年7月,去美國加州蜜月旅行的職員龍澤曉宗(26歲),原本幸福絕頂的心情在一瞬間回到了現實。 讓他吃驚的是透過旅行社買的迪士尼樂園門票。一人約16,000日圓,是當時日本的2倍以上。加上吃飯和買禮物,錢就這樣飛走了。「本來以為日本已經很貴了,沒想到這裡更貴。」 停留在這裡1星期的費用,兩個人就花了80萬日圓以上。龍澤大嘆:「連在旅館喝的早餐咖啡都是日本的2倍。只好跟自己說,畢竟是一生才一次的蜜月旅行……」 另一邊,千葉縣浦安市的JR舞濱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