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白沙屯媽突轉進鎮公所決定過夜 通霄鎮長、廟方人員全傻眼

演哪齣?印巴互射一輪飛彈 彼此突喊話「收手讓情勢降溫」

藥品、醫材將被美課高關稅?郭智輝:影響應不會很大

經濟部長郭智輝9日表示,美國關稅對台灣醫療生技產業的衝擊,在藥品部分,以製劑影響較大;在醫材方面,雖然目前32%關稅暫緩實施90天,但可以預期的是,高關稅將使國內醫材廠商成本墊高,競爭力下降。記者林伯東/攝影
經濟部長郭智輝9日表示,美國關稅對台灣醫療生技產業的衝擊,在藥品部分,以製劑影響較大;在醫材方面,雖然目前32%關稅暫緩實施90天,但可以預期的是,高關稅將使國內醫材廠商成本墊高,競爭力下降。記者林伯東/攝影

川普關稅政策衝擊各行各業,經濟部長郭智輝9日表示,美國關稅對台灣醫療生技產業的衝擊,在藥品部分,以製劑影響較大;在醫材方面,雖然目前32%關稅暫緩實施90天,但可以預期的是,高關稅將使國內醫材廠商成本墊高,競爭力下降。但,郭智輝也說,美國對民主國家給予關稅上的豁免機率,應會非常高。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出席「2025生策年會」,並以「美國新關稅下台灣產業政策/生技產業發展方向」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做了以上表示。

郭智輝指出,2024年台灣輸美醫藥品總計約10億美元(新台幣332億元),占醫藥品總出口30%,其中醫材占21%、藥品占9%。其中,藥品部分目前雖為暫時豁免項目,但國內製劑多屬學名藥,價格低廉且競爭激烈,僅少數廠商在美有生產據點,難以移轉產地減輕關稅影響。至於醫材產業遇到的衝擊,則是美國川普政府擬對醫材關稅政策課徵32%高關稅,目前仍在暫緩90天期間,關稅為10%。

郭智輝還提到,從美英達成協議,川普對英國徵收10%對等關稅,據此研判,美國對他非常友好的國家,只是非常輕描淡寫,在關稅上意思意思而已,「我們跟美國關係這麼好,再從美國的施政軌跡觀察,美國關稅政策對台灣的影響不會很大、不會很嚴重」。

郭智輝並強調,企業要能持續發展,必須以國際為市場,台灣生醫生技產業亦應以全球為開發市場,「全球80億人口,都是我們可以經營的事業」。而除了促進產業轉型、加強技術加值、拓展新興市場外,我國醫療生技產業進軍國際市場的因應策略重點,還必須「穩定美國市場」,鼓勵醫療生技產業在台研發、赴美生產,或以併購或投資等方式,強化在地供應鏈布局。

郭智輝還指出,台灣醫療生技產業還具有高科技領先國際、醫療數據完整、醫藥法規接軌國際,以及具完整生醫聚落等四大優勢。

郭智輝說,台灣醫療生技產業亦可適用「境外關內」和「境內關外」,以供應鏈以大帶小,帶領台商全球開拓版圖,也可多元行銷養生餐飲,形塑健康養生餐飲風潮,推廣台灣養生餐飲走向國際,並還建議可在桃園機場設立AI健檢中心。

生技產業 美國 關稅

延伸閱讀

經長郭智輝喊話 美國想再次偉大沒台灣不行、曠日廢時

賴清德、郭智輝、邱泰源同場出席生策會年會 無互動

【重磅快評】找回發票如此難 洪申翰要「勉勵」郭智輝嗎

爭議連環爆…徐巧芯再爆東岸風電計畫 質疑郭智輝圖利崇越相關企業

相關新聞

加油再等等!下周汽油再降1.1元、柴油1.2元

加油再等等!受國際油價下跌、台幣兌換美元上漲影響,國內油價繼本周汽油每公升調降1.1元、柴油1.4元後,下周汽油將再調降...

經濟部長郭智輝訪美出席SelectUSA峰會 將訪問德州

經濟部表示,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出發前往美國,共同出席美國商務部在華府舉行的「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In...

台商赴美投資德州成重點 林佳龍、郭智輝先後到訪

台灣與德州經貿往來密切,外交部長林佳龍訪問德州,經濟部長郭智輝也將出席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圓5月15日德州新廠落成典禮。...

美債ETF遭雙打擊血流成河 專家:應變3關鍵風險

儘管新台幣匯價歷經5月2日及5月5日的戲劇烈升之後,目前暫時回穩,但此波劇烈波動不僅衝擊出口產業與壽險業,也讓投資美元資產的散戶投資人明顯感受到短期匯損壓力。眾多美元資產中,美債ETF(指數型股票基金)受到美國公債殖利率高檔震盪與新台幣升值的雙重夾擊,近期表現相對疲弱,投資人信心亦受到考驗,接下來該如何應變?

理財線上/放大勞退金 新制帳戶不急請領賺分紅

勞退新制是勞工除了勞保老年給付之外,另一筆重要的退休金,相較於勞保有破產危機,勞退新制退休金則是毫無風險,因此勞工放大勞...

關稅衝擊 經長:健康產業要放眼世界

二○二五生策年會昨日舉行,現場生醫界人士雲集,科技業人士如廣達創辦人林百里等,也在與會之列。經濟部長郭智輝發表專題演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