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長專訪/他,翻轉印象 創造價值
環境部長彭啓明任職即將滿周年,他回憶,總統與院長邀請他加入內閣團隊時告訴他「相信對的事就去做」,擔任部長以來,環境部勇於扮「桶箍」,在氣候變遷、廢棄物清理等議題整合部會、當仁不讓,翻轉過去環保署的傳統印象,創造出新價值。
有別於過去環保署或環境部首長多為學者、政治圈出身,彭啓明來自民間企業,他坦言,過去從事企業服務相關產業,產業脈動與政策息息相關,但從民間轉入政府部門,最大差別是在民間要批評政策很容易,但來到政府就是要捲起袖子做事,不能空有想法,要將想法直接落地完成都需要時間。
彭啓明被外界認為是「一天當三天用」的環境部長。過去環保署時代,環境議題常被視為後端,但他上任後,重新宣告一個新價值:環境部很重要。在過去一年努力下,他不斷向企業宣導「守護好環境才能賺更多錢」,在這樣的努力下,已為環境部帶來全新風貌,也讓環境部同仁對於自身業務更加積極任事。
「我有理想到政府服務,就必須很認命、很落地的完成一些事情。」彭啓明說,賴清德總統與行政院長卓榮泰邀請他加入內閣團隊時告訴他,「你只要相信對的事、你就去做,不要覺得環境部很小,認為是對的就去做」,這段話鼓舞了他,讓他能以正面心態面對環境議題,秉持熱忱處理。他強調,以制度來說,環境部不是大部會,但面對該做的事情,就帶領同仁往前走。
例如在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上,環境部可以整合很多部會一起來推動,讓環境部可談的事情不只是環境保護,而是從國家整個氣候變遷角度來看推動政策。
談到自己民間身分對公部門的激盪,彭啓明笑說,台灣要進步,一定要民間的人進入政府部門,任事一段時間後再回到民間,再換另外一群人來做,公私部門身分切換輪替,對政府在推動政策上,相對會比較健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