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以總理內唐亞胡揚言將控制整個加薩 白宮拒評論:會讓川普自行回應

三峽重大車禍...釀3女學生2死1重傷 現場見「一物」惹鼻酸

卓揆:到年底480萬千瓦電 足以取代核三廠95萬千瓦

核三廠17日結束長達40年運轉,遠方的南灣沙灘上許多遊客戲水。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到今年底共有480萬千瓦的電會補上來,能完全取代核三廠2號機的95萬千瓦。記者潘奕言/攝影
核三廠17日結束長達40年運轉,遠方的南灣沙灘上許多遊客戲水。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到今年底共有480萬千瓦的電會補上來,能完全取代核三廠2號機的95萬千瓦。記者潘奕言/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19日出席「出席屏科半導體供應鏈進駐啟動典禮」,他致詞時提到,今天來到這裡,大家也會關心,台灣的電到底夠不夠?核三廠2號機於17日已經正式除役,今天的電力,備轉容量率有17.52%,距離安全容量是非常高。此外,到今年底共有480萬千瓦的電會補上來,能完全取代核三廠2號機的95萬千瓦。跟各位供應鏈廠商報告,台灣水電、土地、人才都沒有問題。

卓榮泰致詞表示,今天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時機。今天早上從台北南下,一路晴空萬里,把台灣看得非常清楚。天氣這麼好,能夠來到希望的城市,這就是天時跟地利都達到了。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今天是5月19日,兩年前,屏東科學園區也在這個日子動工,519對總統賴清德、行政院團隊也是一個關鍵的日子,因為他們是在520上任,明天剛好滿一年。

卓榮泰說,今天開始,屏東科學園區供應鏈進駐,有了一個好的開始。不僅是高科技的完成,中小企業的配合,交通以及人力,從水、電、土地、人才,都能夠一併完成。這裡的水也沒有問題,尤其是經過多年的努力,從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四個策略,完成水的整個規劃。

卓榮泰坦言,今天來到這裡,更重要的是,大家也會關心,台灣的電到底夠不夠?跟現場報告,核三廠2號機於17日已經正式除役,今天的電力,他剛剛上台致詞之前,還打開台電的APP一看,現在的備轉容量率有17.52%,距離安全容量是非常高的。核三廠2號機除役之後減少的95萬千瓦,桃園大潭7號機91萬千瓦可以補上。

卓榮泰說,下個月新達1號機130萬千瓦可以補上來,明年還有新達2號機130萬千瓦,以及台中新1號機130萬千瓦也會補上來。換句話說,到今年底,整個有480萬千瓦的電會補上來,能夠完全取代核三廠2號機的95萬千瓦。

卓榮泰表示,跟各位供應鏈廠商報告,台灣在目前這個時段,水電、土地、人才都沒有問題。政府也會考量各產業的需求,透過勞動部,進行全國勞動、勞工政策的大調整,盡量引進、啟用國內優秀的本地勞工,或者直接引進更多外來移工做協助,讓各位廠商在人力上也不虞匱乏。

他提到,只有完成這五樣最基本的條件,才能讓台灣有能力迎接更多廠商回到台灣,或是台灣的廠商繼續在台灣加碼投資。這是政府該做的事情,也將會一步一步達到這樣的目標。

卓榮泰指出,全世界都在看台灣,台灣今天也在看屏東。供應鏈廠商進駐,能啟動下一波整個擴大內需以及高科技的發展,這也是內閣團隊在賴總統率領下,以健康台灣、均衡台灣、團結台灣作為重要指標,再向前邁進一步,未來要完成的工作。

備轉容量率 卓榮泰 核三廠

延伸閱讀

翁曉玲質疑台電發電量灌水 批火電全開髒空氣將成常態

內閣周年聲量排行出爐 陳世凱、林佳龍好感度壓閣揆卓榮泰

影/參觀中油三接 卓榮泰喊目標淨零

新竹海水淡化廠開工 行政院長卓榮泰:年供3千萬噸水助產業升級

相關新聞

台電估夜間備轉率8.2% 燃氣、抽蓄與慣常水力穩供電

今天是核三2號機停機以來,台灣進入「非核家園」後的第一個平日上班日。台電表示,因氣溫炎熱,白天用電尖峰3752.2萬瓩,...

連續5季正成長 經濟部:第1季製造業產值4.89兆元

經濟部統計處發布第1季製造業產值統計,受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需求不墜,推升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但部分傳...

英印完成史上最大FTA 勤業眾信統整七項利多一次看

英國與印度日前完成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這是英國自脫歐以來簽下的最大雙邊貿易協定,雙方歷經三年、14輪協商,初步談...

AI浪潮驅動資料中心互連應用崛起 預估2025年全球市場產值年增14.3%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2025年隨著生成式AI逐步融入人們的生活應用,SK Telecom、Deutche ...

台美關稅談判 陳駿季:不會發生進口稻米降至零

立委關切外傳台美關稅談判,進口稻米全面開放。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在立法表示,不會發生進口稻米關稅降至零

台電少用燃氣多用煤? 中市環保局看數據:中火白天也火力全開

中火在非核家園後有沒有火力全開?台電發言人蔡志孟上午回應台中市長盧秀燕的擔憂時表示,不管是夏季或空汙季,中火的發電量都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