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賊偷娃娃機竟衝撞逃逸 高警朝車開槍1竊賊腹部中彈

賴清德:今年半導體成熟製程產量以中國最大 呼籲各國合作共同因應

總統賴清德今日上午出席由工研院舉辦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呼籲全球產業鏈應共同合作,創造下一個世代更繁榮的未來,尤其要一起應對中國大陸在半導體成熟製程已開始低價傾銷的問題。記者鍾張涵/攝影
總統賴清德今日上午出席由工研院舉辦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呼籲全球產業鏈應共同合作,創造下一個世代更繁榮的未來,尤其要一起應對中國大陸在半導體成熟製程已開始低價傾銷的問題。記者鍾張涵/攝影

總統賴清德今日上午出席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他指出,半導體成熟製程已經面臨中國低價傾銷問題,中國政府補助導致全球的產業困境,波及鋼鐵、鋁、太陽能面板、顯示器、汽車等產業,「今年(半導體)成熟製程開出來的產量,以中國最大,(中國)政府用政策補助、低價傾銷,已經造成全世界許多國家產業上的問題」,賴清德說,「如果我們不積極面對,這個嚴重性、只會愈來愈嚴重。這就是為什麼各國要共同合作,形成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的主要原因」。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今年由工研院主辦,聚焦「創新、安全、韌性、共榮」四大核心,邀請國內外專家共同探討多元彈性的供應鏈發展以及供應鏈安全韌性等議題。包括賴清德、經濟部長郭智輝、國科會主委吳誠文等政府官員皆出席開幕儀式。

賴清德致詞時,指出今天是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展覽最後一天,今年Computex盛況空前,有來自30多個國家,超過1400間廠商、4800個攤位,展現台灣在半導體、ICT及電子零組件產業的成果。

他說,但儘管台灣在半導體產業鏈中具全球領先地位,IC設計全球第三,晶圓製造全球第一,特別是在先進製程市占率超過90%,封裝測試全球第一,但是,台灣的生產製造無法獨立支撐整個產業鏈,必須依賴全球供應鏈順利運作。

賴清德舉例,美國有材料、有設備、有技術,荷蘭有設備廠ASML,日本也有原料和設備,各國都有IC設計廠商,「台灣只是半導體產業鏈或半導體供應鏈裡面的一部分而已。原則上我們談半導體產業,就是一個全球的產業鏈」,他認為,只要有任何一個地方出問題或是斷鏈,就會無法運轉,因此他呼籲,全球的產業鏈應共同合作,創造下一個世代更繁榮的未來,尤其要一起應對中國大陸在半導體成熟製程已開始低價傾銷的問題。

賴清德並指出,為了讓產業更創新,政府將與業界合作建制法制、推出國家政策,並提出金融支持、稅務鼓勵營造更理想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強化產業競爭力。

他說,台灣正積極建設資料中心(Data Center)及超級電腦,推動AI產業發展,像是近幾日輝達就宣布要打造AI中心,政府也在台南沙崙建超級電腦,「必要的話,在中部、北部,政府都會建置(超級電腦)」。

賴清德 半導體 供應鏈

延伸閱讀

亞洲綠色成長論壇 賴清德盼打造永續未來

百億綠色成長基金啟動 賴清德總統將親自揭牌

朱立倫要求國安簡報賴清德與會 總統府:規畫完將說明

櫻井翔訪問賴清德總統 陸網友崩潰:別想來鳥巢開唱

相關新聞

國內外股市回穩 金管會宣布下周一解除「限空令」

金管會23日宣布,下周一起恢復「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最低融券保證金成數及放寬擔保品範圍」等措施,意即「限空令」正式...

金管會宣布取消限空令 救市措施剩這一項繼續不取消

金管會針對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股市祭出限空令等三項暫行救市措施,23日宣布自下周一、26日起限空令取消,但是其中一項暫行措施...

金管會宣布限縮借券、調高成數措施結束 下周一起恢復原規定

金管會今(23)日傍晚宣布,恢復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最低融券保證金成數及放寬擔保品範圍等三大護市措施。金管會表示,...

公共建設證券化 國發會:國道1號有望成全台首例

國發會23日公布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截至4月底,已促成逾81案,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簽約金額約1,116.91億元,永續債...

兆元投資推進 民參簽約破千億、永續債發行飆破650億

「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自去年7月18日經行政院經發會通過以來,推動逾兆元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國家發展委員會今日表示,截至...

AI需求、拉貨潮挹注4月工業生產 積體電路創新高

受AI強勁需求和美國關稅拉貨潮挹注,4月工業和製造業生產指數連14紅,其中積體電路締造歷年新高紀錄,成長高達44.43%...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