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經濟部今找八大行庫開會 協助中小企業匯率避險

台幣匯率狂升,已對台灣產業命脈中小企業釀成重災,知情人士透露,經濟部今天召集財政部轄下的八大公股行庫開會,表態將由經濟部成立「協助產業因應匯率變化任務小組」,而八大行庫的重責大任有兩大面向,除了提供融資協助之外,就是要教中小企業透過遠期外匯合約和外匯選擇權等避險工具來避險,經濟部特別希望為能讓中小企業方便使用,各大行庫能進一步把遠匯合約的執行流程簡化,並且對中小企業提供相較大企業集團更為優惠的費率及量身訂作的客製化服務。
出席今天會議的包括輸出入銀行以及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據指出,經濟部也向八大行庫爭取,若企業因為台幣急升,致使訂單減少、營收減少,並因此導致資金周轉出現問題,這時八大行庫能透過經濟部所辦的包括強化貿易金融貸款方案、外銷貸款優惠融資保證方案等,再搭配信保基金拉高成數保證和利息補貼的方式,為周轉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救災。
據了解,央行並未派代表出席今天的會議,有銀行臆測是否因為會議涉及匯率,值此美台貿易談判的敏感時刻,央行不便出席涉及匯率的會議。多家行庫私下指出,大型行庫若要透過「簡化流程」來協助中小企業避險,方案能否執行,仍得央行說了算。
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例如遠匯合約,央行有一套非常仔細的規定,其中就明訂了遠匯合約避險的買方,必須是國外廠商,不可是國內廠商;然而,很多身處供應鏈體系的中小企業,買方不見得是國外廠商,而是國內廠商,但直接要求以美元支付貨款,這時依照央行的現行規定,這時要作遠匯合約,就過不了關。
另一位公股金融圈人士表示,避險的費率不是問題,行庫一定會給予作得起的費率,但通常在作外匯選擇權避險時,最容易引發爭議之處在於匯率的反轉。舉例來說,倘若日後匯率從現在的29、甚至接下來的28元,又回貶至30、31元,這時也許不少中小企業主會認為,要是沒有用選擇權鎖住價格,反而匯率回貶時還有得賺,到時會否引發銀行與客戶之間的爭議也很難說。
但不論如何,最重要的簡化流程,還是得要由「老大」央行來拍板定案。業者指出,央行之所以對遠匯的執行規定嚴格,要求必須買方是國外廠商身份,就是避免不設限會使有心人用遠匯合約來「炒匯」,在流程簡化的同時,央行如何在簡化與防炒匯之間拿捏平衡點,這已並非各大行庫所能單方面決定,「而是經濟部與央行兩大部會必須達成共識」,否則行庫為廠商額外通融,央行金檢時卻質疑有問題,行庫恐成為待罪羔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