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炒匯 央行關切未結匯比重是否異常

受惠對等關稅暫緩與強勁拉貨潮,台灣第二季出口金額一五三七點二億美元、創歷年單季新高,由於出口暴增,出口商手中未結售的外匯收入跟著增加,中央銀行統計,四、五月出口商外匯收入未結匯金額達三五八點九九億美元及三五六點五五億美元,分別創下歷史新高和次高紀錄。
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昨天表示,國內進出口商在市場上的結售和結匯是「自由」的,並不受一天十支(一千萬美元)的限制,大部分出口業者一天拋匯大都在三支(三百萬美元)左右,只有很少數的拋匯量一天超過十支。央行的立場是希望廠商能分散結售,不要只集中在一段時間內,影響匯市穩定。
蔡烱民指出,以台積電為例,每年的營收逾千億美元,怎麼可能限制一天只能在外匯市場拋匯十支。另外,今年不少AI相關的電子業,出口成長外匯收入增加,央行也都會和業者溝通,了解實際需求。
由於美國聯準會官員近期談話偏鷹派,支撐美元指數守穩九十八,台幣兌美元匯率昨開盤匯價貶破廿九點三元,以廿九點三二開盤、貶值二點四分;終場收在廿九點三○二元、貶值○點六分,再創七月以來新低收盤價。
央行官員表示,雖然四月和五月出口商未結售金額達七一五億美元,但未結售金額占出口外匯收入的比重仍維持穩定,央行密切關注的是「未結售比率」是否異常,而非絕對金額。由於出口暴增,外匯收入水位也隨之攀升,因此即使未結匯金額創新高,不代表企業可能有炒匯的行為。央行會以過去出口商的結售資料為參考,保持管理的彈性。
據統計,今年前五月出口商未結售金額占出口外匯收入的比重大都維持在百分之九十六點五至九十七點五之間,變化並不大。
央行官員說,出口廠商不將外匯收入全部結售為台幣,多數是出於實際營運需求,包括保留用於後續進口原物料或零組件的付款用途,因此廠商保留美元資金,可直接支付給國外供應商,避免重複換匯的手續與匯損。此外,部分企業也將美元資金用於海外投資,例如布局新產線、購地、設廠或併購等,因此不急於在國內市場結售美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