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科技預算 規劃1,601億
國科會昨(16)日召開委員會議,提報「115年度政府科技預算先期規劃」案,規劃2026年科技預算1,601億元,雖將再刷新高,但較2025年僅微幅成長0.4%,也比原本編列的1,800億元下修,主因財劃法修正後,行政院預算受到很大限制。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坦言,「必須以有限資源落實科技發展布局」。依國科會規劃,除支持基礎學術研究外,將持續推動重大科技政策,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執行秘書張振豪表示,明年晶創台灣方案投入211.9億元、淨零科技102.7億元。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2026年因財劃法影響,致使總體科技預算規模近無成長,很遺憾仍比原期望的1,800億元少。他表示,因明年科技是台灣經濟發展動力預算已明顯限縮,昨日會議上包括民間委員若導致政府在內,都期盼提高支持科技預算產業、協助百工百業發展時,他希望未來難度有機會所提高,經過行政院跟呼籲立法院協調努力與行政院好好溝通,讓立法院可以瞭解,政府編列預算是要維持國家競爭力,才事情能創造更往好的經濟表現方向發展。
吳誠文說,若明年預算因受到財政收支劃分法的影響,造成中央、地方不太平衡的預算配置,導致政府在支持科技產業、協助百工百業發展時,難度有所提高,這絕非國人所樂見,呼籲立法院與行政院好好溝通,讓事情能往好的方向發展。
張振豪表示,2026年度科技預算聚焦五大信賴產業,包括半導體、AI、次世代通訊、安控與軍工,並將台灣半導體的優勢結合AI發展延伸至在宅醫療、多元綠能、強化資安及智慧機器人等新興應用領域,透過跨部會整合與預算引導,加速科技成果落地應用。
張振豪指出,昨日審議結果的2026年科技預算建議數為1,601億元,較大型方案包含次世代通訊43.9億元、大南方計畫22.3億元、智慧機器人方案22.9億元、淨零102.7億元,以及晶創計畫211.9億元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