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美關稅談判 傳陸介入施壓美「不樂見台灣3點」

台灣關稅20% 台股收盤「下跌108點」!金管會發聲了

人力在哪裡?颱風淹水國軍救災慢半拍 議員怒批:水退了才來擺拍

財部國有地標租供企業種碳匯 底價每公頃3萬元

財政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政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政部今天訂定發布攸關標租國有地供企業種碳匯的作業要點,預計第4季釋出首批標租案件,供具有林業專業的民間公司造林「種碳匯」,底價每公頃新台幣3萬元計算,租期最長可達40年。

為響應台灣2050年淨零轉型政策及活化閒置國有非公用土地,財政部國產署推動國有土地標租造林,建立標租國有土地供具林業專業的公司法人,執行造林及相關經營工作的機制,期望增加森林覆蓋面積,提升森林碳匯量。

國產署指出,財政部今年3月13日修正發布國有非公用不動產出租管理辦法,並於今天進一步訂定發布國有非公用土地標租作造林使用作業要點,定明訂約權利金底價、年租金、投標資格、租期等相關規範。

國產署表示,將規劃整合同一直轄市、縣市一定規模(每宗基地大於0.5公頃,每一列標標的不限宗數,總面積大於20公頃),現況非成林的國有閒置農業用地,辦理公告列標。官員指出,預計今年第4季北、中、南分署將各釋出一標的作為首批案件,原則上將在公告14天後開標。

國產署說明,凡在中華民國領域內的國內公司,公司營業登記項目有「造林業」且無停業登記情形,得參加投標,並以訂約權利金競標,底價每公頃新台幣3萬元計算;租賃期限10年,承租人得申請換約續租3次,租期最長可達40年,年租金則以申報地價總額1%計收。

國產署進一步表示,標租造林機制,不僅可促進國有土地有效利用,並可結合台灣永續發展政策目標,增進氣候變遷調適能力並強化韌性,降低極端氣候帶來風險,未來將持續推動國有土地以綠色永續概念提供利用與活化。

財政部 新台幣 國產署 國有地

延伸閱讀

東岸商場爭議OT變ROT審計部糾正權利金缺失 基市府:已啟動檢討

暫繳稅額 免納房地合一稅

財政部公股事業捐款合計6,600萬元 擴大協助颱風及豪雨災害重建復原

捐助南部水患災民 財部公股事業加碼至6600萬元

相關新聞

勞動基金上半年虧損836億 官員:七月有望轉正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公布整體勞動基金最新績效,截至2025年6月底,整體勞動基金規模為7兆335億元,6月單月損益轉為正數,...

關稅陰霾、7月製造業PMI連兩月緊縮 中經院示警:下半年透明度很差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發布7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於業者持續觀望等待對等關稅、半導體關稅以及進口汽車關稅最...

包瓊郁訪張善政 透露英國公司投資32億英鎊蓋桃機三航廈

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包瓊郁(Ruth Bradley-Jones)今天拜訪桃園市長張善政,雙方就國內外政經情勢、2地產業發...

美對台課20%關稅 中部產業憂減單、減班、裁員

美國政府於宣布將對台灣產品課徵20%進口關稅,稅率高於日本、南韓的15%,引發產業界與勞工團體高度關注。民眾黨彰化縣黨部...

富士康美國大型開發案是坑?學者:企業補貼被包裝為「投資」...其實是豪賭

大型開發案往往在提案、辯論與規劃階段就不了了之。少數情況下,即使真的進入動工階段,事後相關的市政領導人往往也會將之視為令人尷尬到想挖個洞跳進去的失誤。 然而,當我向哈佛商學院教授史兆威(Willy Shih)提起富士康的破土儀式時,這位對東亞事務頗有研究、也在中國有豐富商業經驗的專家,似乎整個人都亮了起來。 他說:「在中國,這種事常常發生!他們甚至還有個專門的形容叫『面子工程』。他們會先宣布一個超大型計劃,讓所有人都在活動當天沾沾光,但接下來會不會真的蓋出什麼,就得視經濟現實怎麼樣而定了。」 這為2018年6月28日在芒特普萊森特舉行的富士康動土大典帶來了截然不同的視角。 當天,川普總統高舉著象徵性的金鏟子,其餘幾把則在威州州長沃克、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與眾議院議長萊恩手中。四人沐浴在鎂光燈下欣然自喜,此刻何等榮耀!但真正擁有中文詞彙能為這個宣傳噱頭命名,並看清這塊基地未來實際發展為何的,恐怕只有一人。

20%關稅影響尚未擴散…無薪假增245人合計3,441人

勞動部1日公布無薪假企業計190家,實施人數3,441人。上一期7月16日公布實施家數計179家、3,196人。本次家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