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Live/8局上打完西班牙仍12:3領先 中華隊確定不會被扣倒

林岱樺百萬交保被迫搬家 胞弟70萬元、2助理60萬元交保

日本信用卡協會訪台與玉山、全盈交流 聚焦非現金支付

日本信用卡協會首度與玉山銀行及全盈支付展開實務經驗交流。全盈支付/提供
日本信用卡協會首度與玉山銀行及全盈支付展開實務經驗交流。全盈支付/提供

隨著台灣與日本在商務及觀光旅遊的交流日益增加,雙方在非現金支付領域的合作也進入了新的階段。近日由日本信用卡協會副會長松井哲夫領導的日本知名企業代表團拜訪台灣,特別關注信用卡、電子支付及風控與防詐等因應措施,經資策會協力安排,首度與玉山銀行及全盈支付展開實務經驗交流,期望為消費大眾打造更安心的支付服務體驗。

日本與台灣均致力提升非現金支付的使用比例,目標在2025年達到40%。根據2023年日本經濟產業省資料統計,日本非現金支付占比為39.3%,與台灣狀況類似,信用卡支付占大宗,達到83.5%,而條碼支付(Code Payment)則是成長最快的支付方式,占比為8.6%。

松井哲夫分享,2024年訪日旅客人數持續攀升,帶動入境消費金額大幅成長,2024年4月和6月已較2019年(疫情爆發前)成長68.8%。萬博會(世界博覽會)將於4月中旬在日本關西大阪盛大開展,預計再掀起一波觀光熱潮,而萬博會另一亮點則是將採取全面可使用非現金交易,顯示非現金支付已成為消費市場常態。

玉山銀行分享多元支付發展方面經驗,強調信用卡、電子支付與點數經濟的結合,以滿足顧客在民生消費和跨境支付場景中的需求,同時介紹智能風控防詐策略。玉山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林榮華表示,透過玉山豐富的信用卡產品,如強調自主選擇優惠的Unicard到結合雙幣的旅日神卡熊本熊卡,以及玉山Wallet可直接跨境到日本消費、點數折抵等,讓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為便捷、貼心和安全的支付體驗。

台灣消費者也已養成非現金支付習慣,據金管會最新統計,2024年國內非現金支付的筆數超過83億筆,年增率20.18%。交流會中,身為專營電支機構的全盈支付,不僅介紹嵌入式金融服務與跨界多元行銷模式,藉由技術創新提升用戶體驗,同時也分享特有的「減碳贏家」服務,持續擴建消費者的綠色低碳支付生態圈,跨足金融、零售、科技資訊、化妝品製造與交通運輸等產業,讓用戶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減碳行動與綠色消費。全盈支付總經理劉美玲表示,目前台灣已有近30家專營與兼營電支機構搶攻消費市場,全盈支付是後進的競爭者,基於全家通路與玉山銀行的零售金融優勢,深化用戶體驗,不打搶客戰,而是以創新服務提升用戶的黏著度。

這次台日交流中,三方以各自在非現金支付領域的實踐經驗,探討如何打造一個讓人安心使用的非現金支付環境,也為台日未來進一步的消費金融共好合作,建立良好開端。

信用卡 日本 玉山銀行 綠色消費 觀光 電子支付

延伸閱讀

MLB/東蛋上演首次開幕戰日投對決 小熊總管:有比這更美好的事?

元晶、茂迪 拚日本訂單

泓德能源參展日本智慧能源周 秀AI電力交易與充電技術

日本廁所高科技!法遊客驚豔「放音樂又自動沖水」 讚一功能太瘋狂

相關新聞

三家純網銀「損益兩平」現曙光 惟這一項是隱憂

據金管會截至2024年底統計,三家純網銀稅前虧損合計27.73億元,年虧損大幅收斂了17%,虧損連兩年縮小,純網銀即將邁...

在職最後一天 台企銀董座劉佩真打破沈默發出公開聲明

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的請辭今日生效,台企銀發出公告,劉佩真已請辭法人代表,而劉佩真也首度對外打破沈默,對外發出首份公開聲明...

高鐵競標、富邦引資花旗 蔡明忠為陳玲玉站台國際通商50周年酒會

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今晚在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舉行創所50周年紀念晚會,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更親自到場致詞,他回顧包括高鐵案和...

捲爭議去職 台企銀董座劉佩真首發聲明稿130字表清白

臺企銀(2834)董事長劉佩真於22日起不再擔任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於21日晚間發布聲明稿表示,她擔任台企銀董事長以來身...

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利率創16年新高 新青安房貸占比居次高

中央銀行今日發布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最新統計,1月購屋貸款金額645.99億元,較上月減大358.68億元,主要是因為1月...

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 今年聚焦五大重點

金管會於2022年成立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今年由元大金控接棒聯盟第三屆輪值主席,今日舉辦啟動記者會。元大金總經理翁健指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